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较2005年同期上升10.9%。二季度的GDP增长为11.3%.创出11年来的新高;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3%。这一连串的高增长数字,虽然彰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强烈韧性但这种远远超出市场预期的势头.也给我们划了个巨大的问号: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过热?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延续下滑趋势,GDP增速估计从2013年的7.7%下降到7.3%左右。除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结构性因素之外,反腐力度升级、房地产市场下行和融资成本过高等三大短期因素也导致今年增长减速。  相似文献   

3.
眼下,金融危机之风刮遍全球各个角落,头顶“金砖四国”和“世界工厂”美誉的中国也出现了就业难的严峻局面。金融危机传导至实体经济并导致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浮现,无疑令国人顿感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在众人大呼“保八”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保就业重于保增长”的观点。正所谓“民生之本,就业为上”。作为劳动力大国,GDP增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2005,世界经济增长比上年略有回落,但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据IMF估计,当年全球GDP增长4.3%。在全球经济总体强劲增长的带动下,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回升。同时,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5.
孙杰 《中国金融》2007,(6):58-60
1992~2005年,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由968.9亿美元扩大到7818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逆差从1991年的311亿美元,急剧攀升到2005年的8065亿美元,15年时间增长了25倍。就贸易赤字在GDP中的比重而言,1991年为0.52%,2004年则为6.4%,扩大了12倍。但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长期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1992~2005年,美国GDP平均增长率,除2001~2002年有所调整外,均在3.67%以上,失业率也由1992年的7.5%下降到2005年的5.1%,通胀率也维持在3.5%以下,这一阶段成为美国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黄金增长期”。  相似文献   

6.
邓雄 《西南金融》2008,(10):61-62
近年来,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巴西(BRICs,金砖四围)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金砖四国”的表现可谓让世界惊叹。从全球增长态势看,“金砖四国”经济实力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降低,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GDP所占世界份额则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7.
数字点晴     
《中国信用卡》2006,(12X):72-72
世界银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13%;央行初步预计:今年我国GDP增长将超过10%;我国月度储蓄存款5年来首降;世界银行预计200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10.4%;我国最终消费仅占GDP52.1%;前9个月我国金融机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4亿元。[编按]  相似文献   

8.
《金融博览》2014,(2):50-50
2013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的GDP预期增长目标确定为7.5%,凸显出决策层在经济增长方面的“求稳”心态。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7.7%、7.5%和7.8%。  相似文献   

9.
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近10年,成为美国历史上有经济周期记载以来最长的扩张期。期间,经济增长率一度高达5.4%,失业度低于5%,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下;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17%增长到现在的25%;政府财政收支从巨额赤字转为2000多亿美元的盈余;年劳动生产率从80年代的1.4%提高到90年代的平均3%左右,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综合竞争力一改80年代颓势,跃居世界领先地位。虽然自去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增长开始减速,但其创造的“新经济”现象仍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经深入分析,其成就的取得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联帮政府采取的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对促进经济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钮伟 《浙江金融》2006,(12):24-25,31
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主要经济体之一。2005年中国GDP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四位: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底的外汇储备余额超过8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不仅在总量排序上名列前茅,而且在同际分工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