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助学贷款风险的来源 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国家助学贷款是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开办的、对符合中央和地方财政贴息规定的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发放的贷款.  相似文献   

2.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 1.认识尚存误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涉及银行、学校、学生三方,他们在认识上还不尽一致,银行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既然是一种贷款,无论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借款人有无贴息,都应遵循信贷资金运作的基本规律,操作过程应视同商业性贷款须谨慎管理.而学校及部分学生认为这是国家和政府科教兴国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带有政策性补贴的教育福利政策.  相似文献   

3.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助学贷款存在着风险大、收益低以及不良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国家科教兴国、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策略的实施.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有必要探究助学贷款陷于困境的原因,并借鉴和吸取国际上助学贷款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在用足用好国家对于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强化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同时,通过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助学贷款风险控制与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结合起来,把国家助学贷款与商业性助学贷款结合起来,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教育助学贷款包括商业性教育助学贷款和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两种。国家助学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贴息,用于借款人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法定被监护人在国内高等学校就读全日制本.专科或研究生所需学杂费和生活费用的助学贷款.属于信用贷款。根据我国最新政策,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支付,毕业后才开始还本付息。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有力措施.本文以榆林市就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政策传导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基层开办助学贷款难入题,分析其原因有三点:其一助学贷款是政策性贷款,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相悖,不应由商业银行来办理。其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不愿承担贷款贴息和规定比例的贷款风险补偿。其三高等院校特别是民办高校也不愿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据此,笔者建议由政策性银行来办理助学贷款业务,由中央财政统一承担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以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改善国家助学贷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银行向借款学生发放的由国家财政贴息,用于借款学生在国内高等学校就读所需学费、住宿费的贷款。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办以来,支持了数以万计贫困学生的求学,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财政贴息不到位、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等原因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回收并不理想,银行与学生的利益没有有效统一,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就农信社开展助学贷款业务而言,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为了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加快教育产业化、社会化改革进程,达到多方面启动消费市场、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目的。1999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8个城市的工商银行试行国家助学贷款。2000年8月国家进一步放宽了贷款条件,加大了推行力度,将开办城市由8个扩大到全国,经办银行由工商银行扩大到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单位由部属高校扩大到地方所属普通高校,贴息来源由中央财政扩大到地方财政,借款人由全日制本、专利生扩大至研究生。但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推行效果并不明显。截止2000年10月末,全国共计只发放国家助学贷款7454万元,其中工商银行发放6767万元,中国银行发放687万元,其它商业银行没有发放。为什么国家助学贷款推行的进展不一,步子不快?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最近,笔在向国务院、国家科教办、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官员来汉了解国家助学货款时汇报一些观点和想法,现整理奉献给读,并求教于对此项工作有更为精深研究的同仁们。  相似文献   

10.
当前助学贷款存在着风险大、收益低以及不良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国家科教兴国、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策略的实施。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有必要探究助学贷款陷于困境的原因,并借鉴和吸取国际上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高等教育投资已由政府拨款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费,同时,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为目的的助学贷款制度也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不断改革和实践,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已形成了由银行按正常贷款程序经营发放、国家财政贴息的计息贷款模式.这种模式对借款学生提出了担保及还贷等方面的要求,但由于机制上的缺陷使得助学贷款制度自实施以来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06年初,《内蒙古自治区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出台并付诸实施。但从运作实际情况看,不仅在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落实环节出现了阻滞,而且在高校核对不符信息和贷款去向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财经资讯     
《农村金融研究》2004,(9):53-54
政策概揽 要闻解读助学贷款取得重大突破 三家保险公司收到监管 意见书 随着高校秋季开学,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始实施,标志着助学贷款运作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一是还款年限延长,由4年内还清改为6年内还清;二是贴息方式有变化,由目前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内对利息给予50%财政补助改为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计付利息;三是经办银行通过招标来定;四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一半;五是加强贷后跟踪管理。 新规在强化风险控制,尽量降低贷款违…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大政策.在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要大力发展国家助学贷款必须对现有的贷款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由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从还贷年限、贴息方式、经办银行、还款约束方式等方面对助学贷款作了全面调整,笔者在此就如何促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是以特困大学生为贷款对象,以政府贴息、学生信用为特点的贷款。我国目前的助学贷款,按其性质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前无须担保,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贴息50%,以国  相似文献   

16.
第一、要解决好调动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问题。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重要意义,主动建立健全生源地助学贷款财政贴息办法,让发放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尽可能的全部享受到高校助学贷款相应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也可以按贫困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例如财政条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金贷款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银行,高校三者协同帮助贫困高校生的银行贷款,是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政策自出台以来,推行过程十分坎坷。国家助学贷款呆账坏账率屡屡居高不下,给各个银行带来的风险以及成本远远高于其收益。本文从银行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助学贷款风险成因以及防范措施,帮助银行更好地规避风险,从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8.
张立军 《时代金融》2014,(6X):75-75
国家助学贷款经过15年的探索和完善,政府已逐渐在政策制定、机构建设、财政贴息、风险分担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但从助学贷款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在资格审核、毕业后监管、法律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缺位,本文建议政府采取建立家庭收入信息系统,完善借款人追踪机制,并制定助学贷款专项法律等措施来保障助学贷款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经过15年的探索和完善,政府已逐渐在政策制定、机构建设、财政贴息、风险分担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但从助学贷款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在资格审核、毕业后监管、法律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缺位,本文建议政府采取建立家庭收入信息系统,完善借款人追踪机制,并制定助学贷款专项法律等措施来保障助学贷款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财政贴息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它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对教育消费的推动力度并对普通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但自其实施以来,一直存在着风险大、收益低以及不良率居高不下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为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有必要认真分析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存在的原因,找出规范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机制,促进该项工作的良性发展,更好的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