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企业环保守法隋况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佑毡唇。二是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加快对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退出步伐;对贷款实行差别定价,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建立信贷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探索创新信贷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浅议“绿色信贷”市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银行应为我国社会的节能减排提供“绿色信贷”。实行“绿色信贷”,从社会效益方面来说,一是可促使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政策.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可通过限制对污染企业的贷款,加大对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具有较高环保价值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实现对污染企业发展规模的遏制和对环保企业的扶持,  相似文献   

3.
工商银行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的碳排放水平,前瞻性地调整信贷结构,主动地引领信贷资金流向绿色经济领域,大力支持国家节能重点工程、环境保护重点工程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优先支持客户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绿色信贷需求,实现金融资源的绿色配置。  相似文献   

4.
一、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贷款风险控制较好 (一)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从贷款规模来看,企业贷款总规模减少,但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增加。以内蒙古农业银行、内蒙古建设银行、内蒙古银行和包商银行为例,四家银行2011年全部企业贷款规模为277.14亿元,同比下降24.49%,  相似文献   

5.
2.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年度上海市金融形势分析会。央行上海总部要求本市金融机构,全面理解从紧货币政策的内涵,把贷款规模控制和支持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并具体提出了5方面要求:制订符合宏观调控要求的信贷规划,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入;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加快推进盈利模式转变,提高非贷款资产占比和非利息收入占比;  相似文献   

6.
刘诗俭  张勇 《济南金融》2005,(10):67-68
(一)制约县域金融信贷支农的主要因素 1。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的错位影响了信贷支农的效果。通过对某县级市的调查,发现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由于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资金需求压力及贷款难度明显降低,相反,传统农业经济、涉农产品出口企业、农户等贷款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所处利益的不同层面所造成的。金融机构其经营的原则是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这必然造成信贷资金流向高收益、前景好的企业,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往往是成立时间短、规模小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出路——来自镇江市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宏观调控加强了信贷规模的控制.使信贷资源进一步成为稀缺资源,自然使原本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减少,中小企业的外部资金供应自然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资源与环境瓶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家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实践表明,以支持节能减排和防范环境与社会风险为特点的"绿色信贷"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在业务增长、风险管控和公共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获益。国内商业银行应以推行"绿色信贷"为契机,将支持节能减排与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业务增长结合起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金融机构如何支持清洁发展、支持绿色环保,中国建设银行批发业务总监许会斌对此介绍说: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设银行)将积极创新信贷模式,支持低碳发展。中国建设银行愿与各界一道,让资本向绿色企业聚集,向人类展示低碳转型的中国!许会斌在演讲中说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拓展问题已经引起了浙江省各家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如何适应全省经济发展环境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出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拓展策略,已成为影响各家金融机构下一步同业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浙江省中小企业经济特点和金融支持现状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行开展了实地调查研究,对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和信贷市场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就当地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状况作出了判断,并就银行业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定位、信贷管理、信贷风险控制和信贷产品创新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