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明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1):60-61
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改变了原会计核算系统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达到“减轻会计人员的业务量、简化业务处理过程、降低差错率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的新会计核算系统。但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岗位没置尚未适应会计变革的需要,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既是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又是与支付系统连接实时处理资金清算信息的网络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是将现行一个辖区内的几个会计核算主体合并为一个,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中心”,原来的核算主体(中支营业室、县级支行)均变成为核算中心下的营业网点。营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既是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又是与支付系统连接实时处理资金清算信息的网络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是将现行一个辖区内的几个会计核算主体合并为一个,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中心",原来的核算主体(中支营业室、县级支行)均变成为核算中心下的营业网点.营业网点负责受理、录入本营业网点业务,不负责账务核算.核算中心,负责全辖账务处理、联行、支付业务和报表生成.集中核算系统采用一记双讫的处理模式,简化了会计处理手续,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业务处理更灵活、方便、安全性更高以及系统维护、配置更合理的优点,但在防范资金风险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推广,改变了核算系统单纯模仿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不高、风险多、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低的做法。实现了资金快速准确的清算。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自2005年3月21日上线以来,一直稳定运行。但在运行的同时,我们发现系统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地方,现细列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牛锐 《西安金融》2004,(3):45-46
一、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的实施对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一)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的特点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实际上是在内联网建设的基础上,使原单版机的中央银行核算系统网络化,独立核算单位由县支行上升到中心支行,从而实现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查询查复集中、会计档案保管集中。这种变革改变了现行人民银行分散式的会计账务组织体系,建立起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以县支行为网点的集中式核算管理体系。这种新的核算体系和核算管理方式与原有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1、一个地市只…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及核算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ABS、TBS和大小额支付系统等先后上线运行,县市支行会计核算业务上收到中心支行,国库会计核算数据也实行了中心支行集中管理和核算,随着会计核算业务的发展核算系统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7.
会计核算中心是一个单位财务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中心枢纽,也是舞弊行为的多发地带,单位有必要建立好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核算中“建立内部控制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核算中心建立内部控制的现状,最后从COSO报告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会计核算中心的建立不仅仅加强了廉政建设,而且对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也都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各地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情况来看,都普遍存在着核算中心工作量过大,报账人员在中心报账等候时间较长,核算中心的明细科目分类过粗,以致于单位无法了解本单位的财务活动真实情况,从而核算单位和中心之间造成一些矛盾,特别是核算业务量较大的核算中心,这些矛盾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提高会计核算的电算化水平,我们提出一种远程报账管理模式的一些构思。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体制的改革,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方式由县(市)支行独立核算改为地市级了“集中会计核算、集中联行清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档案管理”的过中心支行集中核算,核算系统上挂支付系统,取消了县(市)支行的联行业务,完成程,同时也带来了中心支行核算部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存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大额支付系统的需要,我行于2002年12月起在全省推广使用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下简称ACBS),其运行模式为一个会计核算中心下辖18个县市的营业网点,硬件设备中会计核算中心为IBM xSeries250服务器,网点主要采用Compaq D510台式PC。我行ACBS自2003年4月21日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整体上运行平稳,但也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推广运行,形成了以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负责集中处理会计账务、中心支行本级营业部及所属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核算体系,实现了会计核算、事后监督、查询查复、会计档案的集中管理。事后监督业务作为人民银行监督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对其业务操作的正确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尤为突出和迫切,现行传统的手工操作已明显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自2005年3月21日上线以来,至今已运行两年多,实现了人民银行系统会计核算方式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使县级支行由会计核算主体转换为以市级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下的营业网点,会计核算风险大部分上移至市级中心支行,风险管理趋于扁平化。但两年多来基层央行ABS系统的实际操作表明其内部设置与管理环节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隐患,系统功能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全辖推广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适应中国支付系统的建设而设计的,与过去纯粹模仿手工记账单机运行的会计核算系统相比,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实现了央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网络化、资源共享化,体现了央行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的安全性、效益性、先进性,无疑是会计核算手段的一次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是中国工商银行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而开发的多功能、综合性的业务处理系统,它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了一套集储蓄、对公、本外币、银行卡、同城和异地结算业务于一身的全面、综合的账务处理系统,实现了综合化的网点、综合柜员、综合账务处理和统一核算。它基于商业银行基本会计核算准则,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各项金融服务。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从而使中国工商银行成为一个金融业务中心、汇划业务中心及金融信息中心。中国工商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包括:客户信…  相似文献   

15.
会计核算系统成功运行并实现数据集中后,如何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成为基层人民银行日趋重要的工作。但目前以县支库为基本国库会计核算单位的分散式核算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已不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库会计核算2.6操作系统(TBS)的推广应用,税、库、行联网及会计核算系统(ABS)的成功推行,国库会计核算数据集中试行已具备了条件。所谓国库会计核算数据集中,是指在不影响现行国库会计核算流程的前提下,改变国库核算数据物理摆放格局,实现国库会计核算数据的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升级TBS系统,对国库资金风险实施集中防范和监控,为财税库行横向联网提供高效、安全的数据接口。  相似文献   

16.
周贤元 《会计师》2009,(10):36-37
<正>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采取了建立会计核算中心的形式以适应改革的需要。会计核算中心在编制上是财政局下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在业  相似文献   

17.
一、表外核算内容的增加与制度建设的盲点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行.使原来独立核算的主体一县支行上移了,各县支行成为中心支行下属的营业网点,使中心支行核算内容和具体项目的归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服务于表内会计核算的表外科目核算的内容、种类和项目相应地得到了增加。同时,随着大额支付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行和版本的升级.相关的规章制度得到了建立和逐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下简称“核算系统”)基础上开发的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事后监督系统(以下简称“监督系统”),2005年12月在全国各地上线运行以来,大大提高了事后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实现会计核算的全面监督和资金风险的防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中心是央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后来运行央行会计核算系统(单机版)的地市也建立了事后监督中心。随着人民银行体制的改革,把事后监督中心单独设立成一个部门,截至目前,人行银行的地市以上分支机构均设立了单独的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中心自成立以来,进行计算机、手工双监督,对加强会计监督,有效防范会计风险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央行会计核算体系的变革,特别是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来,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所谓会计集中核算,就是将现行人民银行一个辖区内的多个甚至几百个会计核算主体合并为一个,在这个主体内建立"账务核算中心",其他的核算主体全部变成为核算中心下的营业网点,核算中心与营业网点之间通过网络连接.营业网点作为会计核算的前台处理部分,负责录入会计业务信息后并传送核算中心;核算中心作为会计核算的后台处理部分,负责接收各营业网点的凭证信息,进行账务处理,并生成会计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