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运用所得税和最优个人所得税相关理论,从所得税对金融行业劳动供给的影响出发,结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权重指标,对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在金融人才环境建设方面的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对于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个人所得税政策环境的启示。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制与上海金融人才环境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管辖权与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2.
刘晓明  殷林森  贺瑛  马欣 《征信》2011,(5):89-92
金融行业的人才数量、结构等状况决定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与上海GDP、人均GDP以及金融业增加值的关系,构建相应的回归模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预测上海市金融从业人员在未来五年的需求情况,同时从人才结构方面分析了相应的预期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王山 《甘肃金融》2008,(4):26-28
21世纪初,人类社会已经迈入知识经济的大门,人力资源在一定意义上已超过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和不竭源泉.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上海在金融基础设施、交易规模(200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5万亿)、金融机构体系建设(2005年底,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到610家)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金融人才建设总体上显得比较滞后,人才已成为制约上海金融业竞争力提升的最大瓶颈.上海要实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必须抓住关键战略机遇期,全面实施金融人才发展战略,超前发展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4.
王山 《福建金融》2010,(1):44-46
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人才无疑将发挥首要作用。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上海应建立起与金融中心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引进机制,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5.
丁浩  侯磊 《金卡工程》2010,14(9):188-188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战略,金融中心建设遵循法治化道路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由之路。由于金融基本制度的事项应当由国家统一立法,因此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法制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地方金融立法权限和空间有多大以及如何协调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等实际问题。笔者运用立法学的相关原理,分析探讨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地方立法空间和国家层面立法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立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早在1992年,上海就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在金融基础设施、交易规模、机构数量、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城市.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和其它城市的挑战.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将带来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的调整,又给上海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绝佳机遇.上海目前金融业发展还远不成熟、市场机制还远不完善,所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坚持金融创新,以完善市场机制为主,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加快体制转轨的同时,逐步壮大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多中心是中国布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多中心可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竞合效应的发挥,符合中国主要城市金融实力格局。选定上海、香港和北京作为布局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城市,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利益,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现状是相适应的。布局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总体政策取向是:中央政府总体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加大金融软件设施环境的建设力度、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机构、探索培养和吸引金融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强具有实际需求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8.
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本文在描述现代国际金融中心人才素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照分析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才高地建设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加快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才高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嘉伟 《中国外资》2010,(14):39-39
早在1992年,上海就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在金融基础设施、交易规模、机构数量、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城市。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和其它城市的挑战。而驽前l奎球金融危机将带来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的调整,又给上海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绝佳机遇。上海目前金融业发展还远不成熟、市场机制还远不完善,所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坚持金融创新,以完善市场机制为主,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加快体制转轨的同时,逐步壮大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从无到有目前已初具规模,它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基础,具有上海金融中心区别于国内其他金融中心的鲜明特色。在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仍是一项重要工作。国际经验表明:离岸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经验教训证明,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在走向国际金融市场过程中,迄今为止对国际金融市场游戏规则还远未掌握,交易、风险管理等专业和金融管理人才经验还很不足,  相似文献   

11.
加强长三角金融合作,改善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必须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周边地区的积极因素,以便改善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最近,北京已经决定加强与天津的金融合作,力图利用天津在金融改革方面享有的先试先行权,通过京津的金融一体化提升北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这一举措必然会对我国,尤其是上海的金融资源的存量和增量产生重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金融控股公司在国际金融产品开发、金融交易定价、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受到各国的重视。上海缺乏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金融集团,成为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短板。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是上海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具有行业领导力和国际竞争力金融集团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3.
一、外汇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践表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是有多少金融机构,有多少优秀的金融人才就可以实现的,必须有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可兑换的货币作支撑。构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条件在什么程度上可以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这恰恰是我们在下一步发展战略中要深入研究讨论的。作为金融市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外汇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增加了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上海迅速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争夺金融主导权。本文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思考,分析出上海的优势与劣势,由此提出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面临的几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国际金融中心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特别是金融BPO业务的发展背景,分析金融BPO业务的功能和发展趋势,考察上海发展金融BPO业务的有利条件,强调按照高、新、特的原则,重点扶持金融服务外包业务(BPO)研发和人才培养,创新金融体制与市场机制,就上海建设离岸金融BPO中心与人力资源供应模式创新的整合问题提出系统、可行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国际金融中心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特别是金融BPO业务的发展背景,分析金融BPO业务的功能和发展趋势,考察上海发展金融BPO业务的有利条件,强调按照"高、新、特"的原则,重点扶持金融服务外包业务(BPO)研发和人才培养,创新金融体制与市场机制,就上海建设离岸金融BPO中心与人力资源供应模式创新的整合问题提出系统、可行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李麟  方方  李晓玮 《中国金融》2012,(19):70-72
上海区域商业银行的责任利率市场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休戚相关利率市场化是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前提。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思路是依托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上海建成人民币产品的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借助本币的崛起,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与金融深化密切相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提出了建设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其大大推进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出发,将国际性金融中心分为区域性、功能性和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并从劳动力市场、营商与监管环境、开放程度与国际化程度以及其他软环境四方面指标进行考核,研究上海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得出上海目前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差距较大,应当优先巩固发展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国际金融中心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特别是金融BPO业务的发展背景,分析金融BPO业务的功能和发展趋势,考察上海发展金融BPO业务的有利条件,强调按照"高、新、特"的原则,重点扶持金融服务外包业务(BPO)研发和人才培养,创新金融体制与市场机制,就上海建设离岸金融BPO中心与人力资源供应模式创新的整合问题提出系统、可行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明显加快。本文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方面会通过集聚效应,提升长三角区域金融能级和整体金融地位。另一方面会通过辐射效应,引起长三角内部金融发展格局变化,逐步形成以上海为核心、长三角其它各主要城市发展特色各异、功能衔接互补的多层次金融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