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勇 《时代金融》2014,(3):272-273
当今社会,物价变动的现象经常发生,而其频繁发生对物价会计计量的冲击力十分明显,因而产生了公允价值计量。根据每个报告时点上的现行价格,从而对相关的账面进行整合,在公允价值会计中是非常关键的内容。通过公允价值会计方法,能够使得账面价值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真实性,从而保证其他环节中的真实意义和真实性,因此这也集中反应了会计的重心是计量这一理念。但是目前为止,公允价值计量与当代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不兼容性,比如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等。如何在当代会计理论背景下实现公允价值的真实反应尤为重要。这也是本文写作主要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
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本质有"独立计量属性观"、"复合计量属性观"、"计量目标观"和"检验尺度观"等多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各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不同理解和规定密切相关。公允价值是在传统的"基于交易会计"逐步转向"基于价值会计"过程中形成的,公允价值的本质应放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进行定位。"基于价值会计"在会计目标定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基于交易会计"有一定区别。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力图实现的一种理想目标,各种计量属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公允价值体现了"真实与公允"会计理念对采用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价值计量的一种约束和要求。将公允价值狭义地定位成一种具体计量属性,不仅与公允价值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的层次地位不符,也与各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整体精神相违背,还与实务界常用的计量属性之一——"现行市价"有重复之嫌。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客观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在资产计价究竟是价值还是价格的问题上,价值计量与价格反映并不矛盾.从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以来,资产计价就是价值计量,而价值计量的结果是价格.对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的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会计的真正创意有两点:一是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客观价值;二是资产计价必须立足于现在时点,坚持动态的反映观.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反映从静止观点向运动观点转变的开始,是科学的会计反映观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后,企业界尤其是金融企业对公允价值发出了严厉的责难,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不得不对公允价值运用条件和范围加以修正。我们发现,有关公允价值的争议不仅仅是各个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利益之争",而且也是有关公允价值理论基础的"学理之争"。所谓公允价值,通俗地讲就是"市价"。其基本要求是:公司在期末编制财务报告时,对有关资产和负债按当时的"市价"重估,"市价"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直接调整所有者权益,其目的是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现时价值,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透明,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相关的决策信息。公允价值计量实际上是基于新古典财务/金融理论的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然而,根据行为金融理论,"市价"有时也可能会偏离内在价值。本文的目的就是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分析公允价值形成的机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会计计量一直是会计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都占据会计计量的主体位置,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会计环境变化的需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运而生。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历程大致为:1998年公允价值出现于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这是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初步尝试和探索;2001年初在财政部发布和修订的准则中,强调了真实和谨慎,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而较多的采用了账面价值;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6.
刘朝坤 《会计师》2010,(5):9-10
<正>本文通过对两种会计目标理论观点和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同需求的比较分析,论述了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论述了公允价值计量是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的反映,指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邓传洲 《会计研究》2005,(10):55-62
本文研究了B股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披露公允价值的股价反映,以及公允价值揭示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地增加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持有利得(损失)具有较弱的增量解释能力。而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没有显示出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调整及持有利得(损失)对股价的影响存在差异,原因可能在于我国投资者对盈余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对账面净值的关注程度。公允价值调整及持有利得(损失)缺乏很强的价值相关性的原因在于,公允价值存在计量误差,而投资者也看穿了这一计量误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公允价值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公允价值是指在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其倡导的是会计在对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认,即强调计量的真实与公允。采用公允价值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如竞争加剧,风险加大,有些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就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而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位于使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但最引人关注的,可能就是“公允价值”的概念了,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最大变化。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经历了三个发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按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个体经济资源账面价值己严重偏离了其市场价值,影响了经济决策者的正确决策,一种抛弃了成本计量观、更能反映会计个体经济资源价值的计量属性应运而生,这就是公允价值。历经三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新准则的一大亮点是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然而,公允价值从出现到现在一直备受争议,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争议,其实就是计量属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以及公允价值层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悉。公允价值研究领域的不均衡和公允价值方法研究的不足构成了前几年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中公允价值应用的障碍;"时态观"是公允价值的一个本质特征;公允价值是由"现行市价"和"现值"两种计量属性发展而来的一种具有"复合"性质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不仅相关,而且具备合理的可靠性;合理界定公允价值层级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59  
论文从两个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剖析。首先从经验数据层面(数据来自美国证监会挑选的50家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应用结果进行了考察。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又从财务会计的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是有用的,将公允价值计量与确认相结合的公允价值会计却无用,因为它是估计数字,估计数字若在资产、负债、权益(净资产)和收益中确认,这就歪曲了财务报表的数字(真实数与估计数相混合,已实现的收益与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相混合)。历史成本信息由财务报表提供较好,而公允价值信息由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背后公允价值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充分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应对和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有现实意义.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而应结合具体实际,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从经济分析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允价值自提出之日起就备受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的青睐和重视,但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却备受责难,因此,更加值得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本文从经济分析的视角,对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探讨,从信息观与计量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表公允价值估值和公允价值利润的决策有用性问题,研究结论支持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并认为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全面、适当、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既具有理论支持,也能够体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燕 《中国外资》2011,(24):54-55
公允价值是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的一项全新的计量方式,这种计量方式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公允价值的本质与内涵进行解析,了解公允价值在我国的产生背景,进而对其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评介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59  
于永生 《会计研究》2007,9(10):11-15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国际性的财务报告难题。2006年9月FASB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SFAS157),制定了新的公允价值定义和计量指南。本文介绍SFAS157的主要理论:脱手价计量目标、市场参与者观和公允价值级次,分析这些理论的形成背景和现实意义,归纳SFAS157的主要特征并探讨它对改进我国新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公允价值会计对财务报告体系和结构的影响。公允价值会计对财务报告的各要素都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保险公司财务报告本身。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保险负债的评估,虽然保险责任准备金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但是,只要构成保险责任准备金的各种要素反映了市场价格,就可以认为保险责任准备金具备了公允价值。在假设层面上,行业假设是假设市场...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Current standards define fair value as the market price at which an asset could be sold or a liability could be settled in the normal course of business. Setting aside measurement issues, assessing the relevance of exit values has intensified in recent years as fair value becomes a pervasive component of accounting regulation. The current debate about accounting measurement is framed in terms of making a choice between fair value and historical cost.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this is not a correct framing of the issues; knowledge of fair value alone cannot help investors to evaluate stewardship, because they would not know how much resources the management had sacrificed to obtain that fair value. To properly evaluate stewardship, investors need both types of information, historical cost and fair value.Using this information, a rate‐of‐return‐like index of stewardship quality is proposed. This commentary concludes with a statement about three significant drawbacks of relying solely on fair value accoun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