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提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要求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而且还要求法律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强化法纪观念,加强执法建设,应作为建设遵纪守法审计队伍的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2.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国家审计的一种新类型,同时又具有传统审计项目的本质属性,作为新生的项目类型又存在着自身的特性,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是防范委托代理关系中事后的道德风险以及甄别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约束机制,它与我国的诸多制度(如经济、政治、法律等)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中国审计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经济责任审计出现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重视不够;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不规范;联席会议制度不健全甚至形同虚设;审计人员的素质未能适应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应加强法规制度建设,逐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使其得以顺利进行且取得较好成效;加强部门合作,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充分利用审计成果.  相似文献   

4.
刘瑾 《会计师》2013,(16):41-43
全覆盖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体系已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了确认,参照《规定》是内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结合实际制定与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目标相适应的规范、制度或办法,是内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行动指南;接受委托,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是内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工作任务;合理定位、拓展审计领域、不局限于财务收支、实施审计调查、绩效审计等开放式审计,是内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可以考虑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领域中重要发展的两类审计方式,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审计方式,绩效审计还处于学习国外经验与尝试应用阶段,两者发展中凸显的交叉与纵伸关系,使其在审计职能上具有延展互补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其两者的职能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政府应将侧重于宏观经济的绩效审计与侧重于微观经济的经济责任审计珠联璧合,从多角度充分发挥政府审计效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制,实现真正的民主。  相似文献   

6.
对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其负责的本系统管理和承担的经济职责进行审计,以界定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几年来的实践,自己有了一些探索和感受,本文结合工作体会浅谈几点体会:1、依法审计是对部门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依据。《审计法》和国务院下发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有效地从法律、法规上强化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审计结论、审计评价,要依法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履行对被审计人的审计责任,实现审计的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职能。由于企  相似文献   

7.
经济责任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对企业、单位经济负责人在其任期内,对职责范围内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遵循既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审查分析而进行的经济评价活动.它是我国在恢复审计制度后,为推进经济市场改革深入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行政监督与经济监督的双重特性,其审计结果直接关系干部的绩效考核和奖惩,也涉及到对审计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的评价.经济责任审计责任重大,而且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也存在不少风险.文章对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风险加以分析,并讨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审计人员有效参与经济责任审计活动提供参考,规避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8.
王冠英 《理财》2003,(5):33-33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关通过对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对其应负经济责任和廉政情况作出的结论性评语,关系着被审计对象的升降、荣辱。它既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撰写审计报告的重点、难点。因此,审计人员在对领导经济责任进行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性原则。审计人员在评价中,要围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所取得的审计证据,以审计出的可靠数据和客观事实为依据,既反映被审计对象的工作业绩,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审计制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以来,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其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成为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审计工作。医院离任经济责任审结合了财务资产审计和绩效审计,本文通过对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补充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与政府目标经济责任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府审计制度安排。然而,其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际工作的进展,如目标经济责任的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载体等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得到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以政府两级委托代理与两类管理关系的分析为依托,提出了目标经济责任的责任层级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对象经济行为价值的业务活动,是界定经济责任的基础。审计评价作为审计报告的重要板块和核心内容,不仅承载着审计监督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和社会责任,而且体现着经济责任审计明确的目的性。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架构逐步清晰、内容渐趋合理、稳妥性明显增进,但仍有部分项目目标体现不明确、公正性和客观性表现不足、谨慎性不够充分、文书运用混乱,严重影响着审计的质量。本文试图就经济责任监督价值观、审计评价范围、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剖析、理论阐述和业务探讨,认为需要进一步优化审计环境,强化理论研究,细化能力培训,尽快改善和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风险控制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活动的频繁和复杂显得越来越重要。鉴于内部审计的特殊性,经济责任审计还存着着诸多问题,其中由于审计流程不规范引起的审计风险不容忽视。论文从规范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入手,结合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审计各阶段的审计风险,提出完善审计流程的方案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mployed a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opinions of audit report stakeholders in Taiwan regarding the regulation of signatures in audit reports. 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PCAOB) proposed these regulations in 2009, and again in 2011 with a slight alteration. Most respondents agree that having the engagement partner sign the audit report could increase the accountability of CPAs.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nts believed that knowledge of the name of the engagement partner is important for the users of audit reports. Both of these view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s voiced by the PCAOB.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also believe that the regulation of signatures would increase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gagement partner and minimize the role of firms in the auditing process. Finally, the respondents felt that the engagement partner has a much greater responsibility when their signature is in the audit report than when it is disclosed elsewhere, indirectly supportingthe second proposal of the PCAOB, which, rather than having the engagement partner sign their name on the audit report, simply lists the names of engagement partners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4.
Large clients create an economic dependence that may cause auditors to compromise their independence and report favorably to retain valuable clients. Economic dependence is measured as a client's size relative to the size of the office that contracts for the audit and issues the audit report. We find no evidence economic dependence causes Big Five auditors to report more favorably for larger clients in their offices. However, larger clients also pose greater litigation risk, and we do find that Big 5 auditors report more conservatively for larger clients, suggesting that reputation protection dominates auditor behavior.  相似文献   

15.
公共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导致了公共受托责任产生,高校受托责任建立在公众与高校领导干部的委托代理关系上,高校领导应当从公众利益出发,将公众托付的财产合理配置到高校的服务社会功能中去。然而目前对领导干部受托责任开展的以财务绩效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审计,并未体现公共受托责任的全部内容。结合高校的社会属性,本文延伸了高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社会责任审计,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提出了以功能耦合为核心的社会责任审计目标——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目标和高校科研服务社会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从制度绩效层面来审计领导干部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效率,即高校责任人对所管辖的公共资源有关的教育服务社会和科研服务社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负责。  相似文献   

16.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优势已经脱颖而出,并成为各级审计机关不断探索的方向。本文认为,我国政治体制、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合理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提高审计效率等客观要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同步进行。继而从审计管理、组织组合方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评价原则等方面介绍了吉林省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中所进行的探索。最后从如何明确党委书记的主要职责,规范审计评价标准,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延伸责任追究,提高审计干部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体系中处于最基础、最重要和最具操作性的地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审计的首要任务。文章探讨了国家审计维护经济安全的理论基础、基本依据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维护经济安全的理论基础溯源于受托责任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基本依据涵盖审计产生原始动因与审计目标、公共受托责任、审计法定职责和免疫系统功能四个方面,作用机理涉及国家审计工作的监测、鉴证、预防、预警、纠偏和修复六个维度。  相似文献   

18.
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责任审计以评价领导干部为主,在我国已经运行多年。根据经济控制论和免疫系统观,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力量、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度和加大经济责任审计业务量,能够预防和惩治领导干部腐败,提高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绩效。实证研究表明,经济责任审计力量越强,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度越大,越能够预防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审计人员数量越多,审计力量越强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费的行政管理费越少。为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应当构建经济责任审计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9.
工程质量审计是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都包含工程质量审计。本文从工程质量内涵入手,提出了工程质量是对投资建设项目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工程质量审计法规依据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重点介绍了工程质量审计三种重要方法,包括制度审计、实体检测、工程计算,并分析了上述三种审计方法的适用、效果以及难点、缺陷。最后,特别强调了工程质量审计要注意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ree competing models of the performance audit mandate in public audit in Australia, namely the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al model, the public functions model and the follow the money model.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ose models in Australian jurisdictions and raises legal issues pertinent to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scope and considers how they enhance accountability for the expenditure of public fu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