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对结构性金融产品信用评级存在明显错误;对次贷风险反应迟钝,而在问题出现之后,短时间内对大量次贷产品进行降级,加剧了危机的扩散。有人甚至认为它们是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那么,信用评级机构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璐  林昕 《时代金融》2012,(35):76+79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三大评级公司的评级行为及结论受到高度关注。在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对与次贷相关的衍生产品评级出现误判;对次贷风险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而后又反应过度。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一次次的对欧洲国家信用降级带来的是危机的逐步升级。信用评级机构究竟是在警示危机,还是在加剧危机?国际社会要求对信用评级机构加强监管的呼声正在不断高涨。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中评级机构的角色及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的信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各方对评级机构的评级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提出了质疑。本文从次贷危机影响因子入手,分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出现的误差。同时,将这些教训与当前我国的评级产业问题相结合,提出避免发生相同危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全球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投机性资金膨胀,也有低利率环境催生的房地产业过度繁荣,还有衍生品交易泛滥导致的资产泡沫.除了上述原因以外,信用评级机构在此次危机中的表现也广受非议.本文首先探讨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分析现有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若干对中国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代信用评级机构的改革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再次暴露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困境,即现行信用评级机构发行人付费收入模式存在根深蒂固的利益冲突问题。信用评级机构以声誉机制辩解,但存在重大理论缺陷和失败的经验事实证据。现行评级机构法律监管体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模式利益冲突的矛盾。信用评级机构未来的改革出路亟需解决利益冲突之困,可能的方案包括设立公共评级机构、恢复订购人付费模式、评级机构承担法律责任、政府付费购买评级服务等。  相似文献   

6.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是导致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评级机构的信誉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独立性与利益性两难角色,并结合国际评级机构的运行及其监管的教训,为规范和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后对信用评级业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筹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积极作用明显。但是近年来,特别是在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饱受社会质疑。本文深入剖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表现欠佳的原因,介绍了欧美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从中得出了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备受指责,被认为是危机的重要推手,社会各界均呼吁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欧美迅速出台了新的法规强化监管。但加强评级行业的监管能否改善评级质量,学术界却看法不一。本文的研究发现,通过加强监管,可以改善评级质量,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非对称性监管优于对称性监管。美国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是次贷危机前评级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国需要采用非对称性监管模式,加大复杂性金融产品评级的监管力度,防止评级高估,提高评级质量。  相似文献   

9.
朱悦蘅  叶兵 《西南金融》2011,(12):70-73
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失效"的教训,正在推动着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新一轮改革。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从而更好地实现风险预警功能是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在解析信用评级机构角色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法律监管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最后对完善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法律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在国际信用评级面临危机的同时,中国的信用评级业应抓住时机,加强信用评级的公开、公平、公正、独立性、专业精神的建设,强化对评级机构本身的监管,逐步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本土评级机构.  相似文献   

11.
楚建会 《征信》2011,(2):73-76
利益冲突被认为是信用评级机构失去中立性和丧失预警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模式来看,利益冲突广泛存在于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分析师两个层面.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国的监管部门不断地修改现有法律,并发布一些监管条例,试图控制利益冲突对评级结果的影响.信用评级机构也通过内部规则和程序治理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2.
傅鹏 《中国外资》2009,(12):91-91
本文从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和连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两个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危机酝酿与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征信、金融和谐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当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2007年国务院批复扩大试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人们在反思危机的过程中,也将更多的批评目光投向了资信评级机构,尤其是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本文在阐述了现行资信评级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资信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负面作用,并研究分析了SEC对三大评级公司的调查及监管建议,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征信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晓芬 《海南金融》2010,(6):63-64,78
此次"次贷危机"实质是风险传移与信心崩离相伴共生的信用传导链条上递进式的危机蔓延。我国评级体系的现状是行业监管制度存在空白、市场准入及资格认证制度缺乏、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本文拟通过对"次贷危机"的实质、成因和评级机构在其间的角色扮演进行深入反思和解析,借鉴性地提出"后危机时代"我国评级行业的发展思路及建议:即我国应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评级行业及从业人员认证制度,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与中立地位,切实割裂评级费用与评定等级间的联系,构建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和连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两个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危机酝酿与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证明了信用评级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一旦信用评级出现问题,将给整个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冲击。信用评级是金融行业标准制定者,是整个行业的战略制高点,更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立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及信用评级业的监管。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我国亟需完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大力扶持本土信用评级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司法部决定以欺诈罪名起诉标普,既是对全球遭受其害各个经济体多年质疑呼吁的回应,也是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暴露出的次贷危机中利益冲突、评级方法缺陷、评级过程不透明、缺乏竞争,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等问题引起美国政府关注的结果。全球许多经济体由于受到信用评级级别调整的影响,经济增长冲击较大,对信用评级实施有效监督纳入日常监管议程,并出台相关法案制约不法行为的发生。对美国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历史影响和改革方向进行了详尽分析和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信用评级业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方面,市场认为信用评级没有及时地反映真实的风险水平;另一方面,发行人与评级公司的雇佣关系也使评级机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信用评级的意义和价值究竟何在,面对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又亟待完善的现状,信用评级业应扮演何种角色,这些问题需要市场、评级公司和监管机构的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债务抵押凭证(CDO)是金融市场重要的风险转移工具,具有信用级别高、收益水平高的特征,其市场规模扩展迅速。但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因较复杂的基础资产和分层结构,产生出异于传统公司债券的风险特征。很多投资者没有真正了解其潜在风险,且信用评级质量不佳,致使CDO投资者在次贷危机中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破产。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CDO所具有的风险特征和CDO产品信用评级的一般方法,纠正现有评级方法的不足,分析其对次贷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