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引入衡量企业经营多元化程度的Entropy指标并运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绩效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但系数较小.对于规模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多元化的积极影响较大,而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多元化经营有可能产生负效应.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从跨国比较政府在银行中产权比例角度入手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970—1995年政府在银行中的产权比例逐步下降,降低商业银行国有股权比例是世界趋势。接着,从现实角度分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股权比例,并划分了股权类型。最后,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股权比例与银行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提升商业银行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资本结构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对于银行业而言,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股权结构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上面,而股权结构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两个方面,本文就针对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方面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琦 《金融经济(湖南)》2018,(12):63-65
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一直是一个经济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也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而从根本上来讲,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决定于银行的公司治理能力,股权结构则是完善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合理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本文以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并以数据模型为支持,探究股权结构的不同究竟能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表现具体产生怎样的影响,最后,为商业银行在股权结构方面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15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目前属于垄断程度较高的寡占型市场,但垄断程度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优化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提高银行经营绩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22家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从银行自身来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存款与总资产的比率与经营绩效成正相关关系,而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则对经营绩效具有负面影响。从宏观因素来看,实际GDP增长率与经营绩效负相关。在引入股权结构以后,发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引入Herfindahl指数衡量银行业务结构多元化程度,通过建立多元化绩效、多元化风险以及风险—绩效模型,运用2000-2010年间我国19家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经营绩效以及风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多元化有效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但是其对绩效影响并不明显,银行绩效的改善主要还是来自近年的产权改革、引进外资等治理机制上的变化,以及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这一结论对于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然后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经过分析得出经营绩效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上市是时代的要求,我国大部分银行资产已经实现了上市,它们的运行效率也是有目共睹的。商业银行在准备上市和上市之后的运行中,公司治理绩效和经营绩效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7,(2)
中间业务被视为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的三大主业之一,它在为银行带来非利息收入的同时不占用或少占用银行资金,它在扩大资金运用的同时不改变资产负债总额。不仅如此,银行中间业务还有利于丰富和优化银行收入结构层次,提高其综合经营效益,分散风险。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发现在中间业务是否对银行经营绩效有促进作用的问题上尚未得出一致的定论,在此基础上利用最新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主体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其经营绩效,以国内五大国有银行作为样本进行中间业务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同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并且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包括:发展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产品结构层次亟待提升、成本收益核算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竞争和业务收费仍需规范等。并相应提出了转变经营策略、完善内部管理、加快产品创新政策,希望能够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和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内外部制度的变迁,中国商业银行在信贷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这些改革对信贷资金的供给行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本文对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将制度变迁因素引入信贷行为的研究中,并就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对银行宏观绩效、产业绩效和微观绩效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总结了现行信贷运行机制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着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2R、C2GS2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了8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商行纯技术效率已达到或接近有效,而规模效率方面却存在着无效表现,从而影响了综合效率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的公司治理与市场竞争对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具有彼此加强的作用,银行的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在影响经营绩效中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因此,关注银行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银行经营绩效、提升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关新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7):17-21
绩效考评工作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银行绩效考评工作开展的一直不太理想。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做好商业银行的绩效考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从回顾绩效考评工作的历史发展情况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绩效考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提出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效率理论,借鉴CAMELS、PEARLS等银行评级体系,根据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的财务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从风险、收益和效率三个方面建立了三个层级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设定各项具体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和通过层次分析法来设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出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的绩效评分。该绩效评价体系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绩效,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居于重要地位,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可以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竞争能力.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不但面临日益加剧的国内同业竞争.更面临国际同业的严峻挑战.要客观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对中外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实证分析.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体实力的体现,而不是单一的要素. 相似文献
17.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评价客户的绩效有利于银行实施差异化的经营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本文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商业银行分客户的绩效评价指标。鉴于在商业银行分客户的绩效评价过程中,许多指标互相交叉,人们对客户绩效的成因不完全明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清楚,评价过程中存在贫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灰色理论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运用于商业银行分客户的绩效评价,以便能够较为准确和全面地评价客户的经营绩效。此外,本文还就商业银行中小客户的绩效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试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岗位管理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等各个方面亟须进行现代化、国际化的变革.岗位管理是基于岗位分析、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科学的岗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商业银行岗位管理的专业运行实践为出发点,着重分析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并针对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岗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岗位管理的总体思路,并对岗位管理体系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运营效率与董事会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进行前沿效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董事会规模、外部董事监事占比、CEO薪酬和管理层人均薪酬为基础的二元选择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同董事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并不明显,CEO薪酬和董事会规模对商业银行业绩并无显著影响,董事会规模过大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