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从消费者保护视角看银行理财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孟佳 《中国金融》2012,(22):28-29
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是监管当局需要关注的事宜,也是商业银行应重视的问题理财产品销售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领域理财产品销售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也是银行监管当局日益关注的一项业务。近年来,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理财业务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初期运行、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涉及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全部45258个理财产品数据,从总体趋势、发行银行"成分"结构趋势、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币种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品种趋势,以及合并分类趋势多视角,较为全面地、细致地实证考察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规律性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理财业务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为理财产品销售和理财规划。本文阐述了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理财产品服务化及理财业务差异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付一为 《中国外资》2013,(10):32-33
自2004年银监会正式批准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尤其自2005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产品设计和创新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有许多值得提高的地方。对近几年国内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商业银行一个新型中间业务,银行理财产品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新热点,跨行业、跨市场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从理财产品现状入手,探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旨在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对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监管新规下的银行理财业务:影响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清  孙碧 《新金融》2010,(3):33-35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的业务之一。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实际发展情况,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在新规下,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有望回归稳健,银行理财业务也将向着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已逐渐显现,市场也在较短时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维护、吸引优质客户和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由于受限于银行业的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和中外金融环境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营销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远超市场预期,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当前实际负利率导致很大部分资金投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断推出理财产品吸引客户资金。随着理财规模的增长,理财业务已经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有必要对理财业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合理界定理财业务发展方向,为商业银行业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向个人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的一类金融产品。近年来,随着金融开放加快、和个人财富的增加,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和演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规范个人理财业务的有关政策建议。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发展现状1.外汇理财产品。早期的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是个人外汇结构性存款,近年来受人民币汇率改革、美联储不断加息、本外币存款存在较大利差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外汇理财市场日趋活跃、品种正逐步丰富。2.人民币理财产品。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流通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和企业短期融资债券为收益保证,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理财类产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将理财作为竞争手段。2005年前,商业银行推行理财业务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在于争夺存款、提高市场份额。一些银行甚至采取搭售储蓄存款的方式销售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产品演变为变相高息揽储的工具,以理财产品为竞...  相似文献   

10.
自我国银监会于2004年正式对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开展予以批准起,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2005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与施行,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然而受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并不乐观。基于此,本文即针对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政策     
《时代金融》2013,(5):8-11
银监会于3月25日下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坚持资金来源运用对应原则,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要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是监管的重点。此外,银监会还将对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债权资产采取限额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姚星 《时代金融》2014,(9Z):56-57
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以来,各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不断涌现,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比较分析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优势,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负债业务的影响,指出互联网金融虽然分流了银行存款、增加了银行融资成本,但其改变了银行的业务模式,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以来,各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不断涌现,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比较分析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优势,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负债业务的影响,指出互联网金融虽然分流了银行存款、增加了银行融资成本,但其改变了银行的业务模式,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三化"特征,揭示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中的风险表现,提出了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呈现井喷式增长的态势。研发和推广金融理财产品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调整发展战略、推进业务转型的现实选择。笔者就某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发展较快,构成了银行业理财产品市场主体。但各行在促进理财业务拓展、给客户带来收益的同时,业务发展不规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加强监管,使理财业务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尤为迫切和重要。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理财产品花样翻新,缺少统一标准。虽然各国有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同质同类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在加大中间业务的创新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新热点,跨行业、跨市场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文章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入手,探析我国理财产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提出对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措施,以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的利润将被不断被压缩。而理财产品作为表外业务的重要部分,将在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诸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理财市场发展的原因、产品种类,探析我国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产品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监督机制情况、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业务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优君 《投资与合作》2014,(10):211-211
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时代衍生的新兴业务,其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实现收益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理财业务中多数理财产品涉及股票、期货、基金等,所以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业务存在有明显的风险性,且与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竞争风险间存在有必要联系.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业务及市场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产品种类结构,以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业务运行模式中对市场风险的规避作为研究重点,综合分析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业务与市场风险的协调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