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我国银行业全面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加速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首先,中国金融业加入WTO的过渡期将于2006年底结束,“十一五”期间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其次,无论从政策迹象还是金融实践来看,金融管制正在放松,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其他类型的金融服务的融合、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最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造,我国银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的高潮。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具备哪些特点?将重点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都是读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杰 《金卡工程》2006,10(4):65-66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金融信息化的每一个坚实脚步,必将为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基于此,回顾银行业信息化的历史就显得颇具现实意义。本刊今年将密切关注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业信息化的发展动向,与金融信息化同行,与金融业发展同行![编按]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推动进出口银行在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再上新水平的关键之年,也是启动“十二五”规划研制工作的重要一年。此时此刻,总结“十一五”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经验教训,谋划“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对推动进出口银行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潘润红  张海燕  沈一飞 《金融电子化》2010,(1):16-16,18,20,22,24
为总结分析“十一五”期间金融业信息化的工作,做好“十二五”金融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准备工作,2009年11月底,中周人民银行在,“东省巾山市组织召开第六届银行业科技工作座谈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政策性银行、同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9个单位的5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同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27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中国工商银行承办的第六届银行业科技座谈会在广东中山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展望为主题。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李晓枫主持。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东荣和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易会满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中国工商银行承办的第六届银行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会议回顾了“十一五”金融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并对“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了展望。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7.
《金卡工程》2011,(8):6-6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视听处处长梁峰表示,在“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稳步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完美收官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启动的关键时期,发展数字家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2004年初,当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金融信息化专项的验收工作进入决定性阶段时,金融服务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便开始成为业内的又一个热点话题。2004年底,随着各商业银行的“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先后形成并上报,未来五年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已经初现轮廓。对于国内金融行业而言,2006年的新年钟声更具特殊意义。一方面,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另一方面,入世后的金融业全面开放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只能以月为单位来计算准备时间了。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刊编辑部记者根据来自不同渠道的资料,尽可能地将一些有关金融服务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金融信息化专项进展情况的内容整理成文,并走访了一些参与这些项目的专家和学者。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无论是金融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抑或关注金融信息化发展的IT企业,了解未来5~15年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从中获得对自己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把握全局并找准方向,及时地、有目的地储备知识和技能,从而在飞速发展的金融行业和金融信息化领域立于不败之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当前,银行业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五中全会上来,深刻理解和认识“十一五”规划中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全面推进银行业的改革,促进银行业的发展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使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推动力。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金融业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客户对银行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银行业要全面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加速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必须要依靠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这也注定“十一五”期间必定是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里程碑式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银行业深化改革,加速转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国银行数据大集中和网络改造以及升级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将继续保持对信息化建设的高投入;城市商业银行迫于单一区域市场过度竞争所带来的效益损失和区域性风险,正急切寻求突破,如谋求上市、合并、跨省市经营等,必定会加大IT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支持其发展。2005年省级农信纷纷挂牌成立,农信社体制的改革必定会带动新一代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华南金融电脑》2007,15(7):42-42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13.
赫澄 《金卡工程》2006,10(2):57-57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的六大信息化专项工程中,RFID作为唯一的技术纳入到专项工程之中。“基于RFID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同农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安全生产信息化、家庭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并列,国家对RFID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编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电脑》2009,(5):20-21
近年来,保险业信息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稳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呈现出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有效地支撑和促进了保险业务的发展。在当前的保险业信息化工作中,呈现出多个鲜明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十一五”进入第二个年头,建设更符合其业务特性和应用系统现状的IT架构,改变过去那种作坊式信息系统应用建设方式,强化规划指导作用,整体协调推进科技和业务的发展,将成为人民银行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的主旋律。新年伊始,本刊记者就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关注点以及IT架构的重整等问题独家专访了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文四立。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现代金融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一个是五年,一个是十五年,确定了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蓝图。在这一大张蓝图之中,最要紧、最困难的工作,是发展我国自己的金融软件。笔者认为,发展金融软件,自始至终都要抓住一个“稳”字。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今后五年中,将继续提高银行业竞争力,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此,业内专家认为,今后几年是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又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的几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脚步将不断加快,并将促进其经营绩效指标持续改善,提高银行业总体竞争实力。在这种大背景下,总行提出了“3510”发展战略,要把农业银行建设成现代化全能型银行,总行科技部提出了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提高对全行业务发展的支撑力和驱动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国家“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在宏观经济增长方面,“十一五”规划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增长无疑为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邮政储蓄银行实施邮政金融IT总体规划的第一个年头,面对迅猛发展的邮政金融业务.邮政储蓄银行信息化建设步入了“快车道”。2007年3月,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以来,通过不断丰富业务品种,拓宽营销渠道和完善服务功能,已南原来单一的储蓄、汇兑和代收代缴业务发展为覆盖以本外币的个人及对公存款为主体的负债业务,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银行业人世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银行业监管工作至关重要。黑龙江银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竞争能力;深化案件治理,化解经营风险,推进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步伐;大力实施监管人才战略,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实现银行业体系稳健运行,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良好基础。为此,银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