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推介     
《中国传媒科技》2008,(7):128-128
梳理中国投资发展脉络,深度解析中国投资政策。汇聚中国投资思想精髓,研究探讨中国投资创新。权威记载中国投资大事,全程跟踪中国投资项目。总结中国经典投资案例,全面展示中国投资成就。由中国投资学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联合编纂的《中国投资年鉴》是中国出版的投资类大型年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确实今非昔比了。21世纪最初十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最早走出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不仅让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也诱发了中国民族主义的雄心壮志:认为中国不但可以说不,还可以直率地说中国不高兴,认为中国文化从来就是先进的。因此,他们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糟粕和国民劣根性的理论和观点,是逆向种族主义,认为中国当下已经到了复兴汉唐盛世的最佳时机。由于中国近代太多屈辱和灾难,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会计国际化与国际会计中国化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它与几千年中国文明发展史存在相关性,中国会计文化是中国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中国会计文化变异促进其文化创生。中国会计国际化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中国会计发展路径是从中国会计国际化到国际会计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家荣获诺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是一个契机,或许能够激发我们去关注久违的文学精神,去关注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心灵,去切实促进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现代化2012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但是对中国而言,获奖事小,而中国文化现代化事大,因为后者更加任重道远。新世纪中国正走向"新四化"之路:工业化(世界各国工业化产品廉价劳动力的中国生产基地),城市化(城镇化、都市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资》2010,(23):I0005-I0005
AMD自进入中国以来,始终把中国作为一个战略级市场,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信息化产业研发与提供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AMD始终以怀抱着"芯植中国,共赢未来"的发展理念,参与中国的创新进程,与中国信息产业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概念股是美国证券市场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证券市场业绩表现突出,投资人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2011年以来,一部分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受到美国做空机构的狙击并波及整个中国概念股.本文认为中国崩溃论是解释中国概念股普遍受到狙击的重要变量,理由有三:其一,中国崩溃论的高潮与美国做空机构对中国概念股的狙击几乎同时出现,并不是巧合;其二,如果没有中国崩溃论作为基础,一小部分在美国并不具备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做空机构无法影响整个中国概念股的运行;其三,有数据显示,一部分中国崩溃论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狙击中国概念股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国崩溃论的影响并不只为做空机构狙击中国概念股制造机会,而且还极有可能通过弱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影响中国经济的运行,所以我们应该对中国崩溃论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事业,则“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当前税收战线的首要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中,税收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税收现代化始终是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因此讨论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讨论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讨论两者的辩证关系、时代内涵与实践途径。基于这一判断,本文聚焦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中定位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二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引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三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和辩证关系;四是探索中国特色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在中国人民银行间接调控货币政策的新时期,在中国资本市场规范成长的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通过中国资本市场传导到中国实物经济的有效性.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能够通过中国资本市场传导到中国实物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与中国FDI流入量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出发,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就业与中国FD I流入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首先,中国就业与中国FD I流入量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都是中国就业的一个G ranger原因;其次,中国FD I流入量对中国的就业存在正向的拉动效应,提高了中国的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企业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阶段,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转型是市场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期的中国市场角度入手.客观的分析“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现状,以及本身存在的客观问题.希望本文所讨论的观点和看法,能对处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这个特殊时期的中国企业提供一些可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