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引入贷款拨备比率反映出监管者对银行体系的资产分类结果持审慎和怀疑的态度.本文对上市银行贷款拨备比率的测算结果显示,拨备覆盖率较高的银行,其贷款拨备比率反而可能较低,仅考察贷款拨备指标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导性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逆向激励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贷款拨备比率指标进行以下改进:(1)对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提供较长的...  相似文献   

2.
万晓芳 《银行家》2011,(8):71-73
近期,中国银监会在已有的"贷款拨备覆盖率"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增加了新的贷款损失拨备监管指标"拨贷比",对商业银行将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这无疑是我国银行监管机构顺应"巴塞尔协议Ⅲ"国际金融监管趋势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后危机时代审慎的金融监管思路。本文结合作者长期银行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中旬,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立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指导意见》提出,银监会将对商业银行建立贷款拨备率与拨备覆盖率相结合、且原则上按两者孰高方法确定的贷款损失拨备新监管标准。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现一般按贷款减值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始  相似文献   

4.
从银行监管的视角分析我国上市银行2007年年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上市商业银行在资产总额、盈利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实现了双下降,贷款拨备计提水平继续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新会计准则在上市银行中也得到了顺利实施。但是目前上市银行会计准则的执行,以及会计准则与监管政策协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年报,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目前上市银行信息披露情况,更清楚地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贾建军 《新金融》2012,(5):34-39
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是商业银行会计和监管中的重要问题,不同的会计处理会影响到资本充足和拨备充足监管的有效性,但是会计准则和监管标准缺乏协调使得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监管有效性降低。本文研究国际监管机构和相关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政策的协调,研究我国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和监管的协调,提出完善我国贷款减值会计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方瑞峰 《福建金融》2013,(10):24-27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根据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冲抵贷款风险的准备金。本文介绍我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监管和会计政策沿革,分析现行拨备监管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影响,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西班牙动态拨备机制的协调经验,提出协调我国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昌齐 《海南金融》2013,(1):67-69,76
本文以对国内12家上市银行的主要监管指标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主要监管指标与银行信贷总量的关系,并考察了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主要指标与贷款规模的关系并不显著,对贷款规模的影响较小,而贷款规模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持久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艺 《时代金融》2012,(24):47-48
为加强金融监管,中国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根据《巴塞尔协议Ⅲ》和国内银行业实际情况,确立了中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新资本充足率标准将使银行在未来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杠杆率和贷款损失准备标准将抑制银行贷款过快增长,流动性标准将促进银行业务转型。新监管标准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银行业监管体系,但在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指标上似乎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新监管标准,此文提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艺 《云南金融》2012,(8X):47-48
为加强金融监管,中国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根据《巴塞尔协议Ⅲ》和国内银行业实际情况,确立了中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新资本充足率标准将使银行在未来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杠杆率和贷款损失准备标准将抑制银行贷款过快增长,流动性标准将促进银行业务转型。新监管标准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银行业监管体系,但在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指标上似乎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新监管标准,此文提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杰  孟祥军 《上海金融》2007,(12):46-5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银行实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后对2005年财务数据的重述结果,论述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及其监管应对,对于我国银行监管者辨识实施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冲击,总结监管经验,提高监管效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