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寻我国金属铝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金属铝期货价格与金属铝现货价格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金属铝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存在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饲料工业期货的价格发现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1):43-47
本文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以中国唯一的饲料工业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品种为例,研究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定量刻画了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豆粕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相互引导关系,并且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豆粕期货来说,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借助VECM、带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TGARCH模型以及DCC模型,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引导关系,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期货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非对称效应;两个市场间仅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表现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正向溢出;误差修正项对两个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两个市场的波动性;DCC模型表明信息在两个市场间是流动的,两市的整合程度较高,但两市的相关系数还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4.
5.
在PhilipsPerron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来全样本分析各种棉花期货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比较发现3月、5月、11月、近交割月1-2月、近交割月3-4月五种类型的期货合约价格发现效率较优。因此,相关各方应尽量根据以上期货合约安排生产经营计划并积极参与上述合约的套期保值交易。 相似文献
6.
价格发现就是将市场信息及时有效的融入到资产的价格中,表现在期货市场就是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隐含共同的有效价格,并在长期保持均衡关系.本文通过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2)大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关系.(3)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基本发挥. 相似文献
7.
价格发现就是将市场信息及时有效的融入到资产的价格中,表现在期货市场就是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隐含共同的有效价格,并在长期保持均衡关系。本文通过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2)大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关系。(3)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基本发挥。 相似文献
8.
交易机制会对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造成影响。本文基于银行阃债券市场的高频数据,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对做市商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检验,发现:存货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对价格发现均有显著影响,而后者的影响更大;交易行为显著正相关,但对价格水平无任何影响;交易价格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较快。不存在滞后调整。总体来看,《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规定》的出台前后,市场质量无明显改善,这与现行的做市商制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实现现货生产商套期保值的基础,也是拓展国际定价话语权的关键.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平稳性检验、VAR模型建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的方式,对铝期货2013年至2018年和2014年至2019年两个时段的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作对比分析.铝期货在两个时段中均存在期货价...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地实物黄金市场销量异常火爆,成为名副其实的"抢金周"。然而,与黄金现货市场一片火热景象相反的是,黄金期货市场却谨慎观望,国际金价从最低点反弹100多美元后上涨乏力。多空双方再次陷入胶着状态。一边是散户投资者的疯狂抢购,另一边是机构投资者的打压看空,黄金市场为什么现货"热"却期货"冷"?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期货价格的时变跳跃性及对现货价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期货价格受到异常消息的影响会发生跳跃行为,本文通过构建ARMAJI-GARCH模型刻画了我国金属期货的自相关性、条件异方差性以及动态跳跃性,并分析其跳跃行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经研究表明,期货价格具有时变跳跃特征,铜期货的跳跃强度受到滞后一期跳跃强度的显著影响,铝期货的跳跃强度不仅受到自身滞后的影响,还受到跳跃强度残差的影响;当期和滞后一期的期货跳跃强度均对现货的收益率和波动性形成影响,期货价格的跳跃行为起到价格发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study empirically tests rational pricing conditions applicable to American gold spot and futures options. A number of ancillary pricing relations also are tested. Transactions data supplied by the Montreal Stock Exchange and the New York Commodity Exchange are used in these tests. Arbitrage trading strategies designed to exploit violations of these conditions also are provided. The results indicate potential intermarket inefficiency: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violations of a condition applicable to call options are found, and most of these violations are sufficient in magnitude to cover the relevant transaction costs of arbitrage.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房地产价格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信贷环境、股市波动、实际利率变化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金融因素是决定长期趋势的关键因素,就短期均衡机制而言,房价长期趋势的变化依然是决定短期价格波动的关键原因,但受建设周期长、市场信息不对称性较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房价的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势的回归存在一定时滞.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中国政府于2002年通过签署《京都协定书》,遵循“共同承担但是有区别的责任”.随着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的到期,加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政治局势压力等因素,我国碳排放必将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压力,并有可能通过金融手段对国家经济金融体系制造掣肘和冲击.本文试图通过对碳排放权期现货合约相关性研究,思考碳市场层级增多、流动性增强后对市场完善度的影响,力求为加快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璐璐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4,(6):37-43
文章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Error Correction ModeL,ECM)和基于持有成本理论的误差修正模型( Error Correction ModeL Cost of Carry,ECM-CoC),对美国黄金市场的期货与现货市场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2007年金融危机前美国黄金期货市场引导黄金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得以实现;在金融风暴后美国黄金现货和期货市场存在双向引导关系;美国黄金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均存在误差修正机制,美国现货市场价格恢复均衡的调整速度高于黄金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上海黄金市场的期货和现货价格为样本,建立VAR和VECM模型对上海黄金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黄金市场的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是市场价格的先行指标,是引导现货价格变化的Granger原因;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并且具有较强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uses three methods to estimate the price volatility of two stock market index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futures contracts. The classic variance measure of volatility is supplemented with two newer measures, derived from the Garman-Klass and Ball-Torous estimators. A likelihood ratio test is used to compare the classic variance measure of price volatilities of two stock market index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futures contracts during the bull market of the 1980s. The stock market volatilities of the Standard & Poor's 500 (S&P 500) and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indexe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ir respective futures price volatilities. Since information may flow faster in the futures markets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stock market, our results support Ross's information-volatility hypothesis. It was also noted that the NYSE spot volatility was lower than the S&P 500 spot volatility. If the rate of information flow and firm size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hen the lower NYSE spot volatility is explained by the size effect. The futures price volatilities for the two indexes were in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With stock index spot-futures price correlations approaching unity, one implication of our results for index futures activity is that smaller positions in futures contracts may suffice to achieve hedging or arbitrage goal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