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李杨 《中国外资》2014,(5):225-22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不仅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还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要求。高端服务业,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不论是产业转型方面.还是产业发展方面。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深圳地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深圳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促进深圳地区高端服务业与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一直处在失衡的发展状态。经济发展的失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们储蓄资金和人们投资资金之间的失衡;二是人们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失衡;三是进口经济的发展和出口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衡。国家经济的失衡性导致国有企业必须依靠金融公司的贷款才能得以生存,我国银行也出现了业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我国银行必须实行经营转型,实现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银行经营转型的必要性和银行经营转型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展是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第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农业发展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其与现代经济的不相容,因此间接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我国是以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的农业大国,因此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要想实现小农经济的转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将发展农村金融作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常抓不懈,进而促进国内农业经济增长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山西被批准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加快推进山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当前山西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转型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先导性作用。2011年年初以来,货币政策取向由适度宽松转向了稳健,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的回归,走向上是趋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方针的提出为陕西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陕西省抓住发展机遇、改善现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对提升陕西省综合经济实力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体系,提出了陕西省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选择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于2010年12月1日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山西实施综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革试验,使山西率先走出一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其它地区加快资源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税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必将在促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适时针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与此同时,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价值逐渐被认识,并且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文旅融合作为一种战略性举措,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基于此,文章深入研究了文旅融合在区域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包括增强产业多样性与创新、推动城市空间优化与升级、提升区域品牌形象与影响力、拓展就业机会与促进人才流动,并从政策环境与支持措施、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融合、社会参与与共享经济模式四个维度探讨文旅融合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性因素,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坤 《时代金融》2011,(35):18-19
资源型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有可能面临资源枯竭、产能过剩等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本课题意在揭示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策略,以期对金融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产生现实推动。  相似文献   

9.
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经济的规模以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对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发展空间,从微观层面而言,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的经济发展不应仅局限于数字化、信息化,而是需要借助互联网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以及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果断摈弃互联网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性瓶颈以及思维定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经济在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作用。本文将简单介绍互联网经济的内涵,通过介绍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经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主线,也是“十二五”时期的关键词。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为了适应特别是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其自身的转型升级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剖析后危机时期金融业转型的必要性,提出金融业转型的四个方向和五个重点领域,重点阐述了金融业转型中需要处理好的三种关系,并结合相关工作分析了人民银行分支行在金融业转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山西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思路.山西省开发区作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应该是一次产业集群、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转型,涉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体制机制改革、城乡统筹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在长期发展中出现了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一系列瓶颈问题,迫切要求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对此不能给出合意的解释。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把制度变量引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计量回归得出,制度变迁在西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中的内在性作用,也验证了诺斯的“制度至关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贾惠婷 《时代金融》2013,(15):284-285
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结构的优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出现脱节现象,由此我们应该深思如何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事业。本文将以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阐述作为切入口,分析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利用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艳 《中国外资》2013,(16):166+168
随着国家对藏区经济发展的重视,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藏区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了的发展,然而主要由于藏区内部的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本文在论述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内外部发展障碍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部原因,强调了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型对克服藏区内部障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转型从体制转型阶段进入到经济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应当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而转型进程以及发展战略的转变都内在统一于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进程当中。现代经济发展的虚拟化强化了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因而随着中国成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金融转型的成败将对中国向好的市场经济迈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是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经济是当期社会发展中的主要衡量标准。经济管理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其快速良好发展的前提,实现经济管理信息化是通过自动化数据对经济发展中各个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的综合性过程和系统过程。提高当前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应用是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时代金融》2013,(14):63+66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是知识经济时代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而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驱动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必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实现突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黄冈经济发展现状,结合黄冈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薄弱问题,提出了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地区结构、所有制结构发展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能有效促进国内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常州市7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调研常州市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在院校层面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构建数字化基础支撑条件、加强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在教师层面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数字化应用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生层面重塑技术学习观念等,以期促进常州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为江苏省内其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产业的转型,决定着现代金融的转型,我国金融业发展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国内金融业需要及时跟进,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脉络,找准金融服务创新转型的切入点,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及时高效服务的同时,实现金融自身的新发展和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