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肖强  焦梦茹 《甘肃金融》2023,(4):74-80+73
本文首先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然后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股票市场2005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进行区制识别,最后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不同区制下投资者情绪与股票超额收益率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可以将我国股票市场划分为三个区制:迅速下跌期、低位徘徊期以及快速上涨期;三区制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正向冲击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股票超额收益率对投资者情绪的正向冲击均产生负向效应;股票市场处于低位徘徊状态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超额收益率冲击的响应程度最小;股票市场处于快速上涨状态时,股票超额收益率对投资者情绪冲击的响应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方法,对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波动、进出口贸易总额波动、汇率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其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波动、汇率波动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长期内,汇率波动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货币供应量波动对其具有反向促进作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是汇率波动的单向Granger原因,同时也是货币供应量波动单向Granger原因;汇率波动在是货币供应量波动的单向Granger原因。脉冲响应函数结果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对来自其自身冲击的响应在三种变量冲击中最为明显;货币供应量对来自其自身及其他变量的脉冲均有较为明显的响应;汇率对来自其自身冲击的响应在三种变量冲击中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我国货币供给的月度数据,分别采用估计货币供给回归方程以及H-P滤波的方法,对非预期货币供给冲击进行了识别。并进一步采用Cover(1992)检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方法对我国正向货币冲击与反向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利用H-P滤波方法得到的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效果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反向货币冲击的实际效应明显大于正向货币冲击的实际效应,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传统凯恩斯非对称性。而利用估计货币供给回归方程得到的两组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的非对称效应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我国货币供给的月度数据,分别采用估计货币供给回归方程以及H-P滤波的方法,对非预期货币供给冲击进行了识别。并进一步采用Cover(1992)检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方法对我国正向货币冲击与反向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利用H-P滤波方法得到的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效果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反向货币冲击的实际效应明显大于正向货币冲击的实际效应,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传统凯恩斯非对称性。而利用估计货币供给回归方程得到的两组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的非对称效应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货币供给因素、投资因素及资本市场规模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较大.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货币供给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负向冲击效应,投资因素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正向冲击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健全银行体系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VAR同时施加短期约束与长期约束,以识别价格型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同步冲击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对利率的即刻冲击响应为负,长期冲击响应收敛于零,这解决了乔斯基分解的长期正向效应之谜。股票价格对利率具有即刻正向冲击,且这种冲击不具有长记忆性。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冲击均具有正向滞后响应。实证结果可为基准利率的确定、货币政策的制定执行、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过渡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稳增长”与“稳杠杆”的双重目标,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财政、货币政 策四种规则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利用我国1995—2016年间的数据进行 估计,然后从平滑机制和联动机制两个层面探讨财政货币政策如何配合问题。研究发现,从平 滑机制看,财政货币政策需要各自加强相机调节力度,从联动机制看,利率需要对税收冲击负 向响应,而政府支出需要对货币供给冲击正向响应。研究表明,与现行政策范式相比,政策搭 配优化后的调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具有外生变量的二元VAR-MGARCH模型对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和股价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和股价之间基本不存在价格溢出效应;货币市场利率和股价序列均表现出时变方差的特征和波动的持久性特征,货币市场和股市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货币供给的正向冲击对利率的影响是正向的。  相似文献   

9.
超额货币问题关系到以对货币供应量控制作为核心手段的货币调节工具是否有效,对于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和货币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货币需求函数的测算方法分别对近年来中国和青海的超额货币程度进行了测算,深入分析了超额货币与经济增长、物价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开放,对外经济成分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强。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国内随之出现了货币供给过剩的现象,随之到来的还有资本市场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少观点认为是国际收支活动引发了这一系列的状况。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作出详尽的分析,研究了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的机理,并具体分析了由国际收支所带来的超额货币量的大小。通过计算我们估计,从2001年到2003年,并不存在超额基础货币供给,而从2004年开始,超额基础货币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在2007年超额基础货币达到6千5百亿左右,且超额基础货币自2002年以来的累积数量达到2万亿左右,从基础货币超额投放来看,现有经济中累积的超额广义货币供给量大概为8万7千亿。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过大和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是货币市场的超额供给,是引发经济过热的潜在因素;"流动性过剩"并不是"用不了"或"用不出"的微观概念,而是"不应动用"或"不宜动用"的宏观概念。因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明显增强,致使央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制于外部均衡状况,其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进一步削弱。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滞后影响逐渐增强,全球经济增速整体上出现放缓的势头.国内经济在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的同时,亟待解决以下问题:通胀压力持续加大,货币和信贷增长速度偏快,流动性过剩仍待疏导,投资反弹压力不客忽视,外贸顺差增长规模偏大以及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应主动保持信贷均衡增长,加快信贷退出,优化贷款结构,增加贷款议价能力,加快收入结构转型和创新,大力发展非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融资难问题不解决,中小企业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国民经济各方面都会受牵连。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在信贷筛选中一般也处于不利地位、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原因,需要建立社区银行,完善金融体制的组织体系,需要社区银行的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4.
Consider a macroeconomic model with constant capacity, an inflation adjustment process depending on excess demand, a government budget restraint, and plausible assumptions. Steady-state equilibrium paths have constant (possibly zero) inflation rates. Stability is assured if the endogenous policy variable is money, government purchase, or the tax rate; if it is government debt instability is assured (contrary to Blinder-Solow). Exogenous increases in money or government purchases raise prices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 An open market purchase raises prices in the short run, but if money is endogenous it reduces money and prices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15.
Euro area monetary growth has exceeded its target since 2001. Likewise, recent empirical studies did not find evidence in favour of a stable long-run money demand function. In contrast to the bulk of the literature, we are able to identify a stable long-run money demand relationship. This result is obtained when the analysis is done without the short run homogeneity restriction between money and prices. The basic equation can be improved by allowing for asymmetric adjustment. In a low inflation environment, opportunity costs of holding money have decreased. Thus, the apparent monetary overhang is reconciled within standard model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1994-2010年的非平稳季度数据,应用门限调整方法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发现货币需求与收入、汇率、利率及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协整关系,M1和M2短期需求函数存在门限调整。门限误差修正模型表明,M1、M2短期需求函数在长期均衡偏离低于门限值时能回复到长期均衡,在长期均衡偏离高于门限值时不稳定;收入、通货膨胀及汇率影响M1和M2的短期需求函数,但利率只影响M1的短期需求函数,不影响M2的短期需求函数。大多数时候货币需求能自我修正,但目前货币需求处于门限以上,限制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develops an index of money market pressure to identify banking crises. We define banking crises as periods in which there is excessive demand for liquidity in the money market. We begin with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is new method. With the newly defined crisis episodes, we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banking crises using data complied from 47 countries. We find that slowdown of real GDP, lower real interest rates, extremely high inflation, large fiscal deficits, and over-valued exchange rates tend to precede banking crises.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base growth on the probability of banking crises are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18.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二次探底的风险始终不能完全排除。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遭受高失业率之苦和经济下行压力,主权债务危机存在进一步加深和蔓延的可能性,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重启与汇率的竞相贬值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汇率干预风潮和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强。在经济基本面和汇差、利差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被跨境资本视为新一轮疯狂套利的目标。这使得舆论对于热钱的担忧持续升温,也给中国外汇管理部门的热钱监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本刊采访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以就热钱相关问题进行权威解读。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进而对人民币供给形成冲击,即产生人民币汇率的货币供给效应。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人民币汇率的货币供给效应强度及其传递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具有比较稳定的货币供给效应,这一效应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而有所增强;从传递效果来看,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作用效力较弱,而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联性很强,说明人民币汇率的货币供给效应在人民币汇率作用于国际收支这一传递环节发生了较大减损。为控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不利扰动,近期首先要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监管,增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预期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其次是推进中国的外汇储备形成机制改革,切断或弱化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传递路径。从长远来看,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调节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货币性的判断标准出发,认为代币工具和准货币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当前市场上的代币工具主要包括代币票券、不记名储值卡、网络虚拟货币,它们都属于预付式工具,从一般预付式工具到代币工具是一个货币性渐增的连续区间.代币工具的存在弊大于利,我国从法律制度上一直加以禁止,但效果并不好.本文作者认为,系统的解决方案是确立代币工具的认定标准,制定预付式工具发行规范,有重点地进行监控和引导,并尽快完善现代支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