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价格吸引着每个人的眼球。在连续几年国家针对房地产价格进行的宏观调控下,地产价格疯狂上涨的势头得以遏制。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房价不会再上涨了呢?文章从房屋的属性、房价的构成以及影响房价的非价格因素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2012年房价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在经过前些年的蛰伏期后,自2006年以来,房价上涨迅速,尤其是进入2007年8月以来,其房价涨幅更是屡创新高,迄今为止,房价已连续数月涨幅居全国前列。乌鲁木齐的房价走势今后将如何变化,成为广大市民、银行以及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2001年以来乌鲁木齐市房价的变动情况,对2004年以来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原因做了探讨。最后,就乌鲁木齐市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走势情况进行了预测,认为今后几年乌鲁木齐市住房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增长,但涨幅将逐渐放缓。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及银行决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中国金融房地产市场有相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隐忧 首先,是房地产价格的迅速攀升。以厦门为例,2004年上半年厦门住宅均价还在每平方米5000元徘徊,而到了2007年7月份房价迅速飙升到每平方米10000元,在短短的三年中,房产价格翻了一番。考虑到近年来岛外等城郊地区的供应量上升,事实上同一地段房产价格的上涨还将超过这一速度。厦门房产的升值是在中国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之下,事实上200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繁荣期,各地房价开始显著上涨,中国大部分一线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同期房价的上涨速度并不亚于厦门。而美国从1995年至2006年头尾12年才实现了房价的翻番。  相似文献   

4.
自2009年新一轮的房地产大发展后,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为了防止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中央针对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展开了密集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但2010年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并未遏制。2011年"新国八条"的出台拉开了新一轮更加严厉房地产调控的序幕。本文通过对几个重要的房地产变量变动趋势进行调查,分析此轮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并对2012年房地产市场走势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5.
针对2004年部分地区的商品房价格迅速上涨,国家从2005年3月开始采取了多项调控措施,一年多以来,房地产价格增长的幅度逐季下降,商品房投资的增幅一直低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但全国的房价仍然不断上涨,今年第一季度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3%。在国家的政策制约和反对房价上涨的呼声中,房价仍然不断上涨,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势头,特别是从03年开始,房价进入快速上涨阶段。2003年到2009年,我国商品房价格年均增长率高达15.21%,远超同期GDP的增长率。针对我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究,大都认为我国房价增长过快,房价过高,存在相当程度的泡沫。本文从将房地产作为长期资产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我国当前房价高速增长及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措施还比较容易救助,如果到大批房地产企业破产之时,再要救助,则要花费更大的努力国家从2005年3月就开始陆续采取多项调控措施,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之后房价上涨过高的上海等地商品房价格有所下降。但在其他大中城市却出现了房价轮番快速上涨的局面.导致全国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2010年以来,房价急剧上涨的趋势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2010年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2%,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5.9%。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对房地产信贷政策实施了严格的准入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采用我国2001—2017年30个省市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老龄化、居民消费和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老龄化对商品房价格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老龄化、居民消费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整体来看老龄化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为负,居民消费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为正。在控制房地产投资、就业和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后,老龄化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存在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消费水平较低时,老龄化的增加能促进房价的上涨。当消费水平较高时,老龄化的增加能抑制房价的上涨。地区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以后老龄化的增加并不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去向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商品房价格一直以10%以上的速度上涨,去年政府采取了许多严厉限制房价上涨的措施,商品房价的上涨幅度仍超过了5%,这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最近出台的“国六条”对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价格:政策与现实的悖论及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国家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措施,但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仍呈现较快上涨的态势,其原因不仅在于扩张的需求等市场因素,也在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失当。国家在采取措施抑制房价上涨的同时,其他的政策又在无形中助推了房价的上涨,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暴涨需要矫正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北京房价涨幅接近20%,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房价同比涨幅14·8%;2005年深圳市商品房价格为7659·1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28%,一季度深圳特区内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5·63%;2005年广州房价上涨20%,2006年第一季度房价再涨20%。一些二线城市如武汉、重庆的房价也水涨船高,甚至  相似文献   

13.
尽管去年的宏观调控对房地产热进行了有效的调控,但部分地区房屋价格一直高涨不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据了解,2004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7%,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沈阳、上海、南京等9个城市的房价涨幅超过10%。2004年新建商品房的平均售价增长了14.08%,其中住宅售价上涨15.24%。而据北京市建委有关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北京市房价同比上涨9.8%,普通住宅每平方米上涨了540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0.5%。土地交易价格上涨7.…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北京房价涨幅接近20%,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房价同比涨幅14.8%;2005年深圳市商品房价格为7659.1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28%,一季度深圳特区内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5.63%;2005年广州房价上涨20%,2006年第一季度房价再涨20%.一些二线城市如武汉、重庆的房价也水涨船高,甚至很少被关注的三线城市,房价也在创下新高.即使在被宏观调控影响最严重的上海和杭州,近期也出现了房价微幅上探的趋势.全国房价涨声一片.特别从2006年开始,全国房价加速上扬.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开始急剧攀升,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房价上涨的速度更是惊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比2008年上涨了23%,同时,2009年下  相似文献   

16.
盛松成  刘西 《中国金融》2013,(15):36-39
当某一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时,往往有人将其归因于货币供应的增加。无论是石油价格上涨、黄金价格上涨,还是房价的上涨,都出现过类似的议论。这种议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单一商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一季度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十分活跃,房价激增,政府官员及专家曾普遍认为中国未来房价会持续上涨。数据同样支持了这一观点,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同比上涨了20%,土地价格上涨更令人瞠目,居然在今年3月份人大会温总理作出把调控房地产价格作为优先调控目标的公开承诺后,又创新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2000-2014年房地产市场月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进行H-P滤波以区分扩张性与紧缩性政策区间,利用VAR模型探讨货币因素对房价影响的非对称性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土地价格、资金价格、股票市场以及原材料价格对房价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房价的拉动作用远大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货币供应量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的调控作用强于利率代表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宏观经济、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以及其他投资渠道收益增加都将推动房价上涨,而增加供给将有效抑制房价。  相似文献   

19.
《甘肃金融》2011,(10):5-5
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5.3%,这是兰州9月份新建商品房价格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比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后发现,在全国已经有46个城市楼市价格渐趋稳定之时,兰州房价却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商品房价格的现状 (一)商品房造价、销售价上涨过快。1988年,全国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价多在600元/m~2以上,1991年,北京、广州已突破2000元/m~2,1993年房价继续上涨,北京、上海房价超过3400元/m~2,有的高达5000元/m~2。商品房价格的暴涨,不仅使大多数居民望房兴叹,也超过了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承受能力,导致滞销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