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久拖不决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面临"威胁国家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等种种阻力,在国内也存在体制、机制、流程方面的各种问题需要改进。作者在梳理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走出去"战略进行了深度思考,提出要加强"走出去"支持体系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走出去"中的独特作用,并围绕银行类金融机构如何提升"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水平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辛斌 《国际融资》2009,(7):58-60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称"中国信保")贯彻国家一系列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政策,积极支持中央企业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海外工程承包、对外投资等对外经济合作项目,不仅加快了中央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而且为中央企业提供了一个防范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有效手段。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仍未散去,央企"走出去"的风险有哪些变化?中央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就此,《国际融资》专访了中国信保项目险管理部总经理谭健先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施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工程市场竞争。但与此同时,工程承包企业在海外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严峻,亚非国家因国际局势复杂变迁带来的政治风险尤其突出。此文在系统阐述了国际工程承包风险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以利比亚危机为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因政治风险造成损失时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及权利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4.
利比亚危机对中国政府和企业都是一次警醒,国企如何强化走出去战略的风险控制问题值得反思:过去那种不闻不问、盲目闯荡的时期已经过去,如今应该更多借助外部专业力量来提供战略风险分析,真正贯彻科学决策,从而避免类似的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型国有企业以海外直接投资、并购及国际工程承包等多种形式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有可能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出现各种税务风险。本文根据从近50家中央企业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走出去"企业税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期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建立中国自主的全球生产体系是一项长期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7.
辛华 《金融会计》2012,(3):26-32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指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处于"走出去"的关键时期。为探索中国银行业如何在十二五"走出去"战略中把握先机,及时地开展产品创新,成为企业顺利"走出去"的强有力支撑,通过开展对政策制定者、外资银行、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以及国内外金融中介组织的访谈调研及桌面研究,本文总结分析了"走出去"战略所带来的政策激励,以及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并提出了银行在"走出去"大背景下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方向,旨在为中国银行业开展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厉诗  艾亚 《国际融资》2011,(9):8-11
近年来,随着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对一些国际规则尤其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不了解和忽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那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适应跨国经营规则和国际惯例?如何借助会计这一手段进一步提升"走出去"的质量,提高在国际环境下开展...  相似文献   

9.
继中国航油、南方航空、三九集团等企业出现的重大危机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控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在阐述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监控的意义之后,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的监控,对财务风险监控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肖刚 《中国外汇》2011,(10):30-31
与浙江民营企业海外拓展的旺盛需求相比,当前的金融政策和服务体系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回顾近年浙商"走出去"的历程,成果颇丰,障碍犹存,特别在地方政策、金融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后危机时期的"走出去",政府和金融支持已成为影响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与民营企业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