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指出国内对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和违约评估方法研究所存在的主要缺陷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并随机选取了能代表整体信贷资产特征的某商业银行1249个贷款样本资料,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度量借款人信用风险方面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最后,本文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使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通过对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发展和推广的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目前状况,分析了开展信用违约互换面临的现实障碍,最后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的发展在金融体系甚至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信用风险更是金融经济发展稳定的关键.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的20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2019年的数据,使用KMV模型测算其违约距离与违约率,结果表明,大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显然低于中小银行及城商行,并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大银行纷纷将信用风险模型引入风险管理过程,尤其是运用在对大中型客户的风险度量当中,并以模型结果设计自己的经济资本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7.
信用风险模型在美国大银行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大银行纷纷将信用风险模型引入风险管理过程,尤其是运用在对大中型客户的风险度量当中,并以模型结果设计自己的经济资本配置体系。本对美国大银行采用的经济资本配置体系及信用风险模型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改进的KMV模型,对甘肃省11家上市公司2010年中期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个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比较了各公司的信用状况,得出甘肃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总体较低的结论,最后提出了控制研究甘肃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改进的KMV模型,对甘肃省11家上市公司2010年中期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个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比较了各公司的信用状况,得出甘肃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总体较低的结论,最后提出了控制研究甘肃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重要风险,文章对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中的模型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从中分析了这些模型对我国在风险管理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RAROC技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做好银行的绩效评价工作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的发展.本文引入经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的概念,在分析经济资本的分配与配置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RAROC的优缺点以及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深刻影响并试图探索RAROC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体系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EDF模型在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违约数据库的缺乏,我国经验EDF函数还没有建立,这极大地制约了EDF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本文在我国EDF模型现有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尝试建立我国经验EDF函数,并用试点试验(Pilot Test)方法对EDF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EDF模型能够在上市公司违约前1~2年预测出其信用质量的下降,同时EDF模型对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将EDF模型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和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资本管理基于资本的稀缺性和高成本性,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近年来,银行管理领域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其管理重点逐渐过渡到以风险度量和资本优化配置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经济资本是贯穿风险度量和资本优化配置这一过程的关键概念,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发挥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作用,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从长远看,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将对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系统比较关于价值链的四大主要理论基础上,以波特的传统价值链模型为基础,结合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特点,构建了适用于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链模型,它将银行的价值活动分为由识别挑选客户、获取客户、保持客户、升级客户和退出客户等环节构成的基本活动,以及由领导和经营思想、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技术支持等环节构成的辅助活动两大类,该价值链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这些活动在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互利互惠的关系,银行如果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灵活地开展这些活动,就能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收入模型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作风险潜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之中,加重了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给银行的风险监控造成了巨大威胁。在对比各类操作风险计量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自上而下的收入模型,运用2000~2009年5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指标数据,构建了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了估计,并以深发展和浦发银行为例对这两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发展状况作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商业银行8.62%的收益波动是由操作风险所导致的,尽管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估计值与核心资本之比偏高,但仍是可控的,银监会的监管措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作用是及时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The CreditRisk+ model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for computing the loss of a credit portfolio. The standard CreditRisk+ model assumes independence among a set of common risk factors, a simplified assumption that leads to computational ease.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to model the common risk factors by a class of multivariate extreme copulas as a generalization of bivariate Fréchet copulas. Further we present a conditional compound Poisson model to approximate the credit portfolio and provide a cost-efficient recursive algorithm to calculate the loss distribution. The new model is more flexible than the standard model, with computational advantages compared to other dependence models of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巴塞尔协议Ⅲ>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各类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本金和资本结构约束.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资本约束同欧美银行业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商业银行应在遵守新资本协议的基础上丰富核心资本,规范利用附属资本,优化资本金结构. 相似文献
19.
资本监管新规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10月21日颁发《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核心是关注次级债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也称为资本监管新规。尽管资本监管新规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安全度,但在短期内会加大其资本金压力和削弱其盈利能力。因此,扩展资本金补充渠道及改进盈利模式是商业银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是多重的,与商业银行的定价目标、市场风险管理目标以及收益目标息息相关,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方法也有很多。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引入该管理工具时需要结合本银行阶段目标合理选择最切合实际的方法。受制于金融市场、组织架构、激励机制等影响因素,中国的商业银行在FTP运用上整体较落后,但已经具备实施较先进FTP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并理顺内部定价机制,提高定价能力,缩短内部转移价格因市场调整而进行决策的周期,加强价格信息披露,进一步强化会计系统中的利率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