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个人保险代理人(下称营销人员)制度引入中国,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营销制度的缺陷日益凸显,已进入瓶颈状态。2009年4月,保监会下发了《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体制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确立了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的目标、重点和路径,这是中国保险业发展史上关于营销体制改革的第一个权威性官方文件,代表了官方层面对于现行保险营销体制的立场和未来的发展期望,笔者以财险公司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对我国保险营销体制发展方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保险营销制度(专指个人代理制度)的引入为中国保险业原始积累和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营销制度的缺陷日益凸显,已进入瓶颈状态。《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它的颁布实施对目前营销体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保险营销制度变革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保险业的迅猛发展,保险营销制度功不可没,保险营销制度因此成为各寿险公司首选的营销模式。但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营销制度的缺陷日益凸显。本文阐述了当前保险营销制度的利与弊,并提出完善保险营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以及《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的通知》,意味着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保险营销体系的改革是中国保险业发展所必须要跨越的关口。有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保险营销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不少问题,使得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陷入瓶颈期。为此,中国保监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以支持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明确指出鼓励保险行业积极探索产销分离等新的营销渠道。与传统产销合一的经营模式相比,产销分离新模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其要想在我国保险业全面实行,必须克服现存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保险营销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不少问题,使得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陷入瓶颈期。为此,中国保监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以支持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明确指出鼓励保险行业积极探索产销分离等新的营销渠道。与传统产销合一的经营模式相比,产销分离新模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其要想在我国保险业全面实行,必须克服现存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保险营销体制对保险企业的营销活动以及整个保险业的稳健发展,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及法国的保险市场及营销体制概况、寿险营销体制、财险营销体制进行系统介绍、分析和比较研究,期待对我国保险营销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鲁映霞 《甘肃金融》2009,(11):56-58
现行保险营销体制,是1992年由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引入我国的。营销员与保险公司之间为委托与代理关系,采用佣金制度,由保险公司根据营销员的营销业绩支付佣金,营销员不享受公司的社会保险及福利待遇。在17年的运行中,个险营销渠道作为保险业的三大渠道之首,为保险业的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营销体制改革一直是业内外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保监会先后下发《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保监发〔2010〕84号)和《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保监发〔2012〕83号)两个文件,对推进营销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了综合分析营销体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及影响改革的主要因素,寻求推进改革的政策措施,青岛保监局对辖区寿险公司营销员管理体制运行情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阮斌 《时代金融》2012,(30):150
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引入了保险营销制度,并且在社会的稳定、经济的保障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我国保险代理人已超过300万人,庞大的营销群体为保险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代理人管理的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保险代理人现状已渐渐不利于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保险电子商务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帮助保险公司解决营销方式单一化与保险市场多样化的矛盾。在我国发展了十几年的保险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保险销售应用的新型商业模式。本文介绍了保险电子商务的三种营销模式,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保险电子商务进一步优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意外险市场2000年~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通货膨胀率不仅能够明显地影响意外险需求,而且意外险保费收入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负相关。意外险需求对通货膨胀率的敏感程度是"边际递减"的。与通货膨胀风险相比较,投保人更加厌恶通货紧缩风险。另外,由于需求模式在门限值附近出现较大改变而有可能冲击意外险市场,所以当通货膨胀率接近门限值时保险公司应该及时地调整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保险税制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险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将保险税制改革纳入保险业发展规划蓝图中符合各个主体的利益。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在分析我国保险税法规范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保险税的法理学原理并试图找到税法对保险业的激励途径。  相似文献   

14.
黄家林  傅虹桥  宋泽 《金融研究》2022,508(10):58-76
促进消费对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地级市层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时间差异,运用双重差分法估计了大病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病保险使家庭人均消费显著增长了约6%。使用了事件分析法、置换检验、改变回归样本和控制变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仍保持一致,且这一效果在期初住院率高、储蓄率高以及收入较高的家庭中更明显。进一步地,本文检验了大病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三种可能影响渠道,发现降低家庭对未来医疗支出风险的预期是大病保险促进家庭非医疗消费进而影响家庭总消费的主要渠道,印证了我国居民对高额医疗支出的担忧是影响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对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促进居民消费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术界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对我国保险行业运行效率的研究分析,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将保险机构效率的研究分为效率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两大部分,并对两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保险业并未纳入2012年“营改增”范围,但是我国现行保险业营业税制度滞后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因此随着“营改增”试点的进展,保险业进行增值税改革将是大势所趋.本文拟通过借鉴新西兰的反计还原法,设置我国非寿险业增值税制度,运用数据模拟分析“营改增”对非寿险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律法禁止利息、不确定性交易等经济行为,致使传统保险无法满足穆斯林的保险需求.经过多年的研究,全新的伊斯兰保险诞生,并被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所接受,而且市场发展正不断地扩张.我国拥有2000多万伊斯兰人口,而伊斯兰保险市场一片空白,也无学术的理论研究.笔者通过分析了我国伊斯兰人口的分布情况及民族特征,以及伊斯兰人口集中...  相似文献   

18.
保险发展和人口发展息息相关,人口结构状况对保险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我国人口再生产转变过程中,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影响到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如何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现状与趋势,将是保险发展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不同的人口结构,对保险发展的影响不同。文章分析了我国的对保险发展影响明显的相关具体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趋势,指出我国保险发展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和趋势,未雨绸缪,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保险业处于诚信严重缺失的状况,解决诚信问题需要把握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保险市场中竞争状况和由于竞争导致诚信缺失的原因。现阶段保险公司亟需监管部门给予有效指引,使竞争机制能够对保险业诚信产生有利导向。我国可以通过建立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完善保险公司投诉制度、加强保险公司诚信监管等手段来促进我国保险公司诚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蔡绮慧 《中国外资》2011,(18):136-137
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社交网络的崛起,正改变着公司的营销策略与方式。进入Web2.0时代,传统的网络营销手段,诸如搜索引擎竞价排名,门户网站广告等方式所起到的营销效果已经大不如前。随着Facebook、twitter等国外的社交网络媒体在网络营销上的优势日益体现,以及社交网络媒体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看到了SNS营销的潜力,意识到了利用了SNS网站进行营销的重要性。SNS在中国起步较晚,近几年却发展迅速,对于中国企业,如何利用SNS达到期望营销效果,已经成为重要的话题。本文希望,通过参考国内外成功的SNS营销案例,借助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模型,为中国企业的SNS营销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