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我国为中心的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双向转移”,特别是制造业对外转移较为活跃,一方面附加值较低的产业群向要素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转移,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回流。企业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向外转移。企业为降低经营成本、获取稀缺资源、获取先进技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是我国当前产业对外转移的动机。此外,制造业低端产能过剩与中高端供给缺乏矛盾加剧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增加,高精尖进口产品回流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直接投资净流出增加;实际利用外资增速放缓,外商直接投资撤资回流发达国家,导致流出压力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更深层次地融入国际经济循环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时机,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逐步向外转移部分产业,以推动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着消费市场变化、资源与要素约束、环境约束、企业约束等一系列新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我国制造业更快、更深地参与国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
蓝领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沿海地区盛行,当时是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因本国土地及劳动力价格等因素,纷纷把产业转移到了中国沿海地区。如今这一产业却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地区之间。有关专家预测,自今年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大陆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性转移的序幕开始拉开,预计未来五年内这种转移将达到高潮。驱动产业西进的直接原因是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上升,这与上世纪80年代世界制造业移人我国沿海地区的本质是一致的。近年来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基本要素供给趋紧,价格不断攀升,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失去了在本地再发展的优势。劳动力资源、土地费用、电、水等能源在中部也比较充裕而且更便宜。中西部庞大的潜在内需市场对于沿海企业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中西部投资,可以更方便地接近日益增强的消费群体,以获取利润。而当地企业的产  相似文献   

4.
如果将宏观细化,那么支撑国民经济的当数各类产业链条。因势而建,产业方能突显“地缘”优势,而产业转移即借此为机,重新探路产业几何式发展的新坐标,以产业升级带动宏观经济的强国之势。当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加上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刻不容缓。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其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在此背景下,加快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创造条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科学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外生力量。但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着产业转移成本过高、转移企业科技含量低、产业集聚效应不强和“污染转移”等问题。本课题在对喀喇沁旗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产业转移的定义 产业转移较早就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上,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同的是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本文作者认为产业转移是指由于社会资源供给或产品供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生产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二维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对金融效率和制造业集聚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1997-2011年中国省际层 面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予以实证。研究发现:电子及通讯设 备制造业集聚受到金融系统多个层面运行效率的影响。除金融资源分配效率及其滞后项对电 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外,存款投资转化率、增量资本产出率和证券市场融 资效率及其滞后项均对该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负。银行资金运用效率对当期电子及通讯设 备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但滞后两阶后,该影响效应则显著为正,表明近年来银行 资金运用效率提升,支持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集聚的效果显著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演变和要素成本上升,东部地区转移落后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日益迫切。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等比较优势,且随着"西部大开发"、"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的相继实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硬件设施、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都不断优化,承接相关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1994-2010年中国30个省市18个制造业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九五”至“十一五”三个阶段中国制造业分行业资本配置效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间与地区间升级的路径及效果,对股票市场发展在制造业升级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近十五年来的产业升级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社会投资已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有序转移,地区间产业转移也基本符合产业发展理论,同时,政府的产业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效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广义上的产业转移包括产业的生产环节以及产业的研发设计、服务、销售等环节发生的转移.也就是说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层次,不同方武、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生产、销售、服务、研发等发生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临夏州将产业转移承接的目标应定位为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生态旅游综合开发两大核心,以此承接产业集群,将清真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将生态旅游综合开发上升到国家生态保护层面之上。产业转移指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也叫产业梯度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在各地区之间呈现由高到低转移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能够加快高梯度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  相似文献   

12.
“1-5月利润总额只有4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53%,一些明星企业如TCL、京东方、华为等出现了较大金额的亏损”,信息产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子百强企业的亏损标志着中国电子产业前景不容乐观。发改委在分析电子工业利润下降的原因时认为,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器件制造业中部分产品面临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东莞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吸引了大量外来资本,逐渐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之一。全市计算机和通讯制造业企业3000多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从产业组织结构看,形成了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合作、配套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由此带来的“集群效应”及形成的竞争优势,对产业乃至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其发展现状,并与同业集群相比较,探究其发展方向,不仅对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实施产业发展的“集群战略”,也是良好的借鉴。一、东莞电子信息业集群竞争优势现状东莞就像一块集成电路板,上面密密麻麻地镶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子信息业企业,上下游企业在采购原料、配件、生产和销售方面极为方便,大大降低了成本。1.优势的体现(1)全球价值链中的关键一环。全球性制造业基地是全球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许多商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不同的阶段,形成跨国生产网络。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和机构,甚至家庭都被组织在这一网络中。东莞电子信息业靠“三来一补”起家,通过“台湾接单,东莞生产,香港出货”配套,扣准了全球电子信息业中配套加工这一环节。在以价值链环...  相似文献   

14.
黄凡岩 《云南金融》2012,(7Z):127-128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要素成本上升,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一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现象。转出地主要是受长三角辐射的泛长三角地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如何协调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是泛长三角产业实现成功转移的关键。本文在透析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合作与竞争的基础上,找到了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同时就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凡岩 《时代金融》2012,(20):127-128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要素成本上升,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一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现象。转出地主要是受长三角辐射的泛长三角地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如何协调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是泛长三角产业实现成功转移的关键。本文在透析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合作与竞争的基础上,找到了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同时就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促进我国产业集群转移与承接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1978年改革开放起,成为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经过近30年国际产业的承接和发展,使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现已形成较充分的产业集聚效应,成为方兴未艾的世界范围内第四轮产业转移的主动力源。在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主动向外围地区转移其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玩具、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金融科技、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研究,分析金融科技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和地级市金融科技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影响更显著。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研究丰富了金融科技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相关研究,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占永  贾志民 《投资研究》2023,(10):100-114
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要素市场扭曲成为阻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障碍。本文选取2010-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加深导致企业金融化程度显著升高,该结论在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通过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剧融资约束两种机制促进实体企业金融化;异质性检验表明,该效应仅在民营企业、没有政治资源的企业、所处地区财政压力大的地区的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中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当前推行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付宇 《投资与合作》2011,(12):37-38
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成都地区积极承撬带动本地配套企业发展,搭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立体构建”。有利于促进成都乃至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换代。但是,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产业转移、产业组织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为成都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提供部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资源要素的跨国界、跨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升级与开放经济的共同结果。据农业银行部分股权董事带队的课题组于2010年底在江苏省淮安、泰州、盐城地区的调研,农行苏北地区分支行以满足转移企业金融需求为突破口,在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全力服务产业转移项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