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度量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透明度主要是指政府向公众公开政府的结构与职能、财政政策目标、公共部门账户、财政筹划和预算信息的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财政透明度有四个方面的要求,即政府应当明确其职能和责任范围、必须全面公开财政信息、合理公开其预算编制和决策程序和提供真实的财政数据。对照这些规范,我国财政的整体透明度较低,并且存在着许多问题。最后文章还给出了增强我国财政透明度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肖文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32-35
财政运行困难是我国财政体制的一大痼疾,而与之相伴的财政风险危害更大。本试图从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政策操作三个角度来分析形成我国财政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防范财政风险的政策、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政可持续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霞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11):23-27
本文分析了财政可持续性的含义和本质,并阐释财政可持续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非蓬齐博弈条件只是动态有效经济下的偿债增长标准,它是隐含于该条件下的。而马约的债务负担率指标也以该条件为理论基础。作者进而介绍了近年来跳出单纯债务研究的财政可持续性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Toshihiro Ihori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06,13(4):489-50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 of fiscal policy and the fisc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in Japan. I first
summarize Japanese fiscal policy in the recent years and discuss sustainability of government deficits. Then, I investigate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 of Japanese fiscal policy and evaluate the plausibility of the Keynesian and non-Keynesian effects.
I also analyze political constraints in the fiscal reconstruction attempt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rowding-in effect of fiscal
reform. Finally, I discuss some measures for the successful fiscal reconstruction reform in the near future.
JEL Code H30 · H60 相似文献
5.
交易费用、政府边界与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引入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分析,给出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边界的理论模型。我国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决策费用、实施费用和监督费用过高,制约了我国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改革财政分权体制是降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财政政策体系目标和运行逻辑也需要超越建立在确定性思维基础上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财政政策供给要根据风险权衡原理,视公共风险的结构和强度进行相机调整.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财政须充分发挥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的作用,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作为财政政策体系运行的目标,与金融环境协调配合,在保证财政自身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为经济社会注入确定性,降低风险、引导预期,使经济社会系统整体的公共风险最小化. 相似文献
7.
8.
我国转轨时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体系及其分层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设计实施转移支付制度有着多重目标:实现纵、横平衡和矫正外溢及其他经济政治目标,这些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规范的转移支付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区域间财政能力或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对不同项目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我国现阶段政府转移支付的具体政策目标既受政府转移支付的最终目标制约,更服从于现阶段的国家宏观经济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受到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增高、终端市场受限、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等发展瓶颈制约问题.如果这些困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阻碍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要以降税减费为主攻方向,减轻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压力,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课题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提出财政部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234"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强起来、发展质量高起来、发展速度快起来,为达州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和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