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玮 《甘肃金融》2006,(10):28-30
白银市是依托铜矿等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曾为全国有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较为单一的经济结构.随着资源枯竭、资源开采企业逐渐老化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大批员工失业等问题.2001年以来,白银市坚持依靠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按照"一手抓传统产业改制,一手抓替代产业培育发展"的工作思路,使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凸现,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城镇就业和拉动投资的一支生力军.因此,放手发展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白银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有色、电力、化工四大行业占白银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0.27%,工业一直是白银市经济的核心。然而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白银市工业经济走入低谷,资源枯竭、耗能增加、初级产品多、附加值低、企业链条短和积极性不足等原因制约了白银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白银市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过资源型城市因矿而兴,矿竭而衰的深刻教训。甘肃是一个资源大省,但长期大量的开采利用,全省目前矿产资源可采储量已下降到探明储量的11%,远远低于全国18.9%的平均值。甘肃省白银市是随着铜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国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谋划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有必要引入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模式。本文从全国首批资源转型城市--白银市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对近年来白银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7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662座的三分之一,作为矿业的开采地、矿山的坐落地和矿工的聚集地,多数资源型城市凭借丰富的“神赐天粮”,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有一部分城市的经济实力排名,已经跻身于本省乃至全国前列,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必然面临着一个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特定自然资源开采开发,并以资源开采等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从资源型城市的特征看,此类城市资源经济占城市经济总量40%以上,从事资源开发、加工的劳动就业人口也超过总就业人口的40%.据统计,我国现有此类城市118个,西部地区占33个,土地总面积9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9万平方公里;涉及总人口1.54亿人,其中市区人口为4000万人.城市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义.本文在搜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以西部地区的3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为对象,就典型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及金融支持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金融支持的对策与建议.文中所选定的三个城市,是宁夏的石嘴山市、云南的个旧市和甘肃的白银市.……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作为涉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如何加快发展步伐,更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就这个问题,我们对资源丰富的榆林市涉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辖区涉外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甘肃省白银市为实例,阐述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解析经济金融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不足。从实际出发,寻求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信贷结构、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防范金融风险等五个层面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主体资源的枯竭,曾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逐步衰退,接替产业发展缓慢,竞争力严重削弱。面对发展困境,低碳经济环境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本文以甘肃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白银市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对比分析,提出了城市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铜川市作为陕西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经济发展不仅关系着城市自身的前景,也对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铜川市目前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铜川市的后续发展.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铜川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总体特征,并以铜川市的产业发展数据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铜川市接替产业,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铜川市产业转型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白银市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铜资源的开发而建设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因矿得名,因企建市,是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大型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现在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重镇,在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建设初期,铜硫产量和产值利税曾经连续18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为我国有色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已探明铜资源日趋衰减,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城市经济发展低谷徘徊,社会事业困难重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度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厄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国际融资》2008,(4):69-69
中国的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白银市现在正转变为一个工业中心,为其他面临矿业资源开始枯竭的城市提供了一个恢复再发展的样板。“甘肃白银市发展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6,153万美元,其中包括亚洲开发银行(亚行)提供的8,000万美元贷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白银这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现状入手,借鉴国际成功的转型模式,通过对白银市经济结构转型的优势、良好机遇和现实选择等因素分析,提出了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白银市是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黄河上游百万亩灌溉农业生产基地,境内各类资源能源组合条件良好,发展循环经济潜力巨大.自2005年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以来,全市各金融机构按照市政府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三废"源头减量为重点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力度,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刘青 《甘肃金融》2002,(3):45-47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较快发展,对调整经济结构,解决就业问题,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长期以来以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主导的白银市来讲,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为重要,中小企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正日益突出,已成为化解工矿基地型城市资源开发后期经济社会矛盾的一剂"完药".但在实践中,融资难尤其是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倍受关注.回顾历史,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型城市,它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随着资源的消耗,枯竭,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逐步凸显.本文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了其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转变以能源经济为主的发展方式是内蒙古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对内蒙古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探索和分析,本文以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历为参照,对内蒙古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传统资源型城市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近几年资源枯竭速度逐渐加快,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这类城市的具体特点进行产业转型,不断完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使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现状,提出目前我国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适当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白银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公有制经济历来占主导地位.与所有的同类型城市一样,当前在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白银市也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为此,市委、市政府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十分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在支持经济增长、活跃市场、吸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白银市非公有制企业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融资渠道狭窄,贷款需求不能完全得到满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尽管政府、银行、企业及社会各界想方设法进行解决,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迫切需要我们对这一问题重新审视,结合实际,认真有效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积极与白银市政府合作,为加快白银市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开发性金融支持。贷款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国企改革、中小企业、农村医疗等多个领域,有力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