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 《甘肃金融》2003,(11):53-53,72
3季度,我们在兰州市8个储蓄网点,对400户城镇居民进行了一次储蓄问卷调查,"非典"的影响已过,城镇居民储蓄、消费趋于正常.此次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目前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对物价的满意度提高,预期收入稳中有升,预期物价趋升;储蓄意愿强势不改,储蓄存款仍然是居民的首选,投资国债的热情下降;消费趋于正常,大件、汽车消费上升.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出现持续下降的走势,而居民人均储蓄呈现快速增长势态。自1996年5月以来,人民银行曾7次降息,而且前年11月起,又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税,但居民储蓄仍一高再高。究其原因,一是体制变迁因素的影响,使人们支出预期发生变化,防范风险的储蓄倾向随之上升,即期消费减少;二是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稳定也导致储蓄倾向上升;三是人们的储蓄情结。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居民消费无热点必然造成消费倾向下降。所以目前扩大消费需求的一个切入点就是培养消费热点,调整和采取相关的消费对策。1.提高收入预期,稳定支出预期,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国家先后在医疗、教育、住  相似文献   

3.
引言 多年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保持了高速增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在2003年突破了10万亿,2011年末超过了34万亿人民币,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居民高储蓄率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董承章、张书云(2001)认为,储蓄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储蓄的生命周期特征及预防性动机共同决定着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曲扬(2003)认为,导致居民高储蓄的原因有预期收入不乐观和福利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个人投资渠道狭窄;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消费不振,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信用体系、拓宽投资渠道、发展消费信贷来降低储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呈现高增长的态势,这是由收入增长、制度和体制变迁及分配格局变化、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居民对体制变迁的预期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储蓄的过度增长却不一定是好事。为此,需要重视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储蓄向消费分流,向投资转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到2003年9月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经济理论界不少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储蓄过多和增速过快影响消费与投资,需要通过调控手段分流储蓄存款。本文通过分析储蓄存量与人均储蓄、收入、消费、投资、存差等相关因素,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存量并不多,要接近较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应在21世纪初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万多元、总量20万亿~30万亿元;在政策上,只有努力扩大就业面,提高城乡居民预期收入,才是鼓舞全社会消费信心的有力杠杆;在理论上,过度渲染将储蓄资金驱入股市将潜伏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韩城58个城镇储户季度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收入显著增加,预期收入信心较强;居民投资意向持续看涨,股票、基金等高收益金融资产占比再度陡升;储蓄意愿明显下降,消费倾向略有回升;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明显降低,物价上涨预期增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到2003年9月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经济理论界不少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储蓄过多和增速过快影响消费与投资,需要通过调控手段分流储蓄存款。本文通过分析储蓄存量与人均储蓄、收入、消费、投资、存差等相关因素,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存量并不多,要接近较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应在21世纪初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万多元、总量20万亿~30万亿元;在政策上,只有努力扩大就业面,提高城乡居民预期收入,才是鼓舞全社会消费信心的有力杠杆;在理论上,过度渲染将储蓄资金驱入股市将潜伏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李军 《甘肃金融》2004,(2):53-54
最近,我们对兰州市8个储蓄网点、400户城镇居民进行了2003年第四季度储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城镇居民收入稳定,预期收入稳中有升;储蓄意愿强势不改,国债投资的热情下降;居民消费水平处于升级储备期,消费信贷认可度提高;物价有所上升,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下降,且价格心理预期走高,居民即期消费行为增强.……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江苏经济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物价加速上扬,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此形势下,居民的心理预期和消费、投资行为出现了一些变化。从人民银行南京分行5月份开展的2004年上半年江苏省城镇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情况看.当前居民收入提高,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为乐观;对物价满意度下降,预期物价走势趋高;消费意愿有所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出现变化;普遍认为目前利率偏低,储蓄意愿减弱,购买基金渐成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储蓄投资意愿指数,用以反映居民是倾向于储蓄投资或是倾向于消费的意愿程度。通过分析其时间序列发现,储蓄投资意愿指数长期处于2.6-2.9的稳定区间,但2012年后快速上升至3.6以上,原因包括:实际存款利率上升、理财产品收益率保持在高位、理财投资门槛降低。进一步实证分析影响储蓄投资意愿指数的因素包括信贷余额/GDP、工业部门利润率、同业拆借利率与CPI等,最后使用SARIMA模型对序列预测。储蓄投资意愿指数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是对消费率、投资率的一个补充,在经济结构转型的一段时期内,可作为判断政策是否有效、转型是否朝预期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