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模型说明大股东具有侵占公司和小股东利益的必然性,但在现实中,大股东侵占公司和小股东利益还是受到无风险银行存款利率、大股东股份比和市盈率等条件制约,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依据2014年一直有境外股东持股的沪深 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量不同类型外资持股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境外股东持股能够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存在差异。外资基金和非金融类外资股东的治理效应是显著的,QFII未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此外,外资持股在民营企业中的治理效应优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3.
陈喆桐 《财会学习》2020,(11):254-255
经研究表明,世界市场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都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少数大股东的手里,权利相对集中,现在我国的股份制有限公司每个股东所占的股权份额决定了他们对企业的权力的大小,小股东人数上虽然众多,但是所占的股份比重一般比较小,所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时也处于弱势,一些上市企业往往是几个大股东拥有了企业大部分股权,导致在企业的管理决策上,大股东几乎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所以导致市场上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的事件屡见不鲜.本文的研究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大股东权益侵占及其途径,包括关联交易、外部担保和资金占用等;第二部分是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后果分析,大股东利益侵占会导致股价下跌,难以给小股东分配股利、投资环境恶化、降低投资者激情等;最后一部分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应该优化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外部审计、提高小股东的维权意识以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4.
非公开发行折价、大小股东利益冲突与协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2006年2月到2007年6月15日实施非公开发行的10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制度背景,考察发行折价与大股东利益动机的关系。发现大股东财富转移动机越强,上市公司发行折价越大,表现出壕沟效应和大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协同程度越高,发行折价越低;实际控制人类型,特别是国有与民营之间的发行折价没有显著差别。非公开发行折价影响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值得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关注,警惕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管理在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为切入点,研究控股股东市值管理动机下的融资行为及其治理效应。以2006-2011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市值管理有助于控股股东进行外部融资,并减少其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表明市值管理存在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市值管理对其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应越强。本文在国内首次对市值管理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大样本的实证检验,丰富和深化了公司治理文献中基于大股东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所有,是通过直接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间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既然控股股东也是公司的所有,利益也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因而,这种侵占行为也必然会给自己造成损失。那么,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又是什么?本试图就控股股东的侵占动机、强烈程度进行量的度量、分析,提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丹丹  刘江渝 《时代金融》2014,(11):156-157
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进入全流通环境,大小股东的获利机制在二级市场中获得一致,同时监管机构实施信息披露监管与二级市场股价监管联动机制。一方面大股东占据信息优势和筹码优势,存在利益侵占的动因和能力;另一方面新的监管方式增强了中小股东"用脚投票"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制约。因此,文章构建了全流通环境下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8.
一、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经济学中的稀缺资源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就指上市公司。稀缺性资源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因为稀缺中意味着财富、权力等各种利益,正如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人作为理性经济人,是自私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由于稀缺而产生供需不均衡,导致价格上涨。我国公司上市是有严格限制条件的,所以一些公司为了能够取得上市资格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形成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稀缺性资源。上市成本在公司发展初期是由大股东垫付的,而我国又实行资本保全原则,不允许抽逃资本,大股东的股票买卖受到限制,所以他们获得利益的来源就演变成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以达到实现自己收益的目的。我国股市是重融资而不重保护投资者利益,所以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La Porta等(2000)形象地描述为“掏空”(Tunneling)(也译为隧道挖掘),主要是指能够控制公司的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公司的财产和利润转移出去的行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信心。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高,甚至超过50%,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各种合法或者非法的手段来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目前...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0—2012年我国A股市场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债务融资及其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治理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债务融资与国有企业大股东利益侵占呈显著负向关系,即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行为对大股东利益侵占具有治理作用;短期借款、非公开债务与公开债务均与国有企业大股东利益侵占呈显著正向关系、长期借款却无法充分发挥其治理作用。其政策含义是,债务融资在治理大股东对国有上市公司利益侵占时,应当关注短期借款以及债务的布置结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资金占用衡量利益侵占,以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背景,将家族上市公司按照上市方式划分为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类型,研究家族企业上市方式与家族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相比通过IPO直接上市的公司,以间接方式上市的家族企业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程度更高。本文认为,上市方式差异的根源在于其监管政策的不同,导致盈余信息质量的下降,因此,有必要在政策层面加强对间接上市企业的监管,从源头上降低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动机。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 a sample of connected transactions between Hong Kong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ir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We address three questions: What types of connected transactions lead to expropria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Which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expropriate? Does the market anticipate the expropriation by firms? On average, firms announcing connected transactions earn significant negative excess return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firms announcing similar arm's length transactions. We find limited evidence that firms undertaking connected transactions trade at discounted valuations prior to the expropriation, suggesting that investors cannot predict expropriation and revalue firms only when expropriation does occur.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2001—2008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审计行业专业性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专业性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考虑最终控制人性质因素后,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审计行业专业性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更为明显;结合考虑两权分离度因素的影响,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审计行业专业性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约束作用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审计行业专业性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相关性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t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dispersion across large shareholders and the structure of loan syndicates. The results of an analysis of a set of bank loan contracts that were extended to Indonesian listed firms, from 1992 to 2016, show that an uneven ownership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largest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and multiple large shareholders is associated with a smaller and more concentrated syndicate. In line with the agency and moral hazard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a weak legal system, when banks are lending to companies that are at a high risk of expropriation, they decrease the syndicate size and increase the syndicate concentration in order to intensify their efforts in due diligence and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5.
陈红  杨凌霄 《投资研究》2012,(3):101-113
上市公司终极股东行为深受金字塔股权结构形态和内部权力配置及结构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表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侵占行为选择与金字塔股权结构形态特征正相关,与两权分离程度负相关。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内部制衡机制不仅直接影响股东侵占行为,并能够强化金字塔基本形态的影响作用。为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不受侵占,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4-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控制权竞争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多个大股东并存会提高公司长期债务比例;股权竞争性越强,长期债务比例越高。这些结论与理论假设相符,既证实了内外部公司治理的密切联系,也说明控制权竞争有助于形成更为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17.
章卫东  张洪辉  邹斌 《会计研究》2012,(8):34-40,96
政府干预企业经营活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中的"支持"、"掏空"现象。研究发现,政府控股股东比民营控股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更强烈。当上市公司盈利时,政府控股股东通过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比民营控股股东更加强烈,从而导致盈利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资产注入之后业绩下降更多;而当政府控股上市公司被ST时,政府控股股东通过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支持"上市公司的动机和力度比民营控股股东更加强烈,从而导致ST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资产注入之后业绩增长更快。  相似文献   

18.
We examine a sampl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between Chinese publicly listed firms and their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during 2001–2002.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these firms seem to be subject to expropriation through tunneling but also gain from propping up. On balance, there seems to be more tunneling than propping up. Both types of firms have larger state ownership compared to the rest of the Chinese market but firms that are propped up are larger and have larger state ownership than firms subject to tunneling. Propped up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foreign shareholders and to be cross-listed abroad compared to firms that are subject to tunneling. Propped up firms also tend to have worse operating performance in the fiscal year preceding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 Finally, we find that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representing tunneling are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ly les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mpared to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representing propp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