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选用1995~2015年的年度数据,综合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货币供应量M0、M1、M2与通货膨胀(CPI)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从长期和短期视角得到我国各种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经济发展下通货膨胀之间对应的关联。因此必须增强对货币供应量的短期监控以及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国际动态     
《新理财》2006,(12):8-9
伯南克:货币供应量作政策工具不可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近日表示,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衡量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在过去数年中并不可靠,不足以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伯南克说,货币供应量增长预期通常存在很大错误,货币供应量增长与通货膨胀、名义产出增长等变量之间的经验性联系时常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性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预期一直保持高位,这也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如何预防通货膨胀预期引致实际通货膨胀,对于货币当局管理通货膨胀预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使用H-P滤波估算通货膨胀预期,继而用协整和Phillips-Hasen两阶段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本文还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机制。本文建立了一个半开放经济模型,这一模型中,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由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共同决定。本文的结论是,长期而言通货膨胀预期、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货币供应量是协整的,汇率的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通货膨胀预期水平;短期而言,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要大于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1年1月-2012年8月的月度数据采用时变转换概率的马尔科夫转换方法(MS-TVTP)讨论了高通货膨胀与低通货膨胀路径衍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低通胀水平自我衍化路径主要与货币供应量负相关、与汇率波动正相关、与进出口价格水平变化无关,高通胀水平衍化路径主要与货币供应量、汇率波动以及进出口价格水平变化正相关;(2)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波动对于维持较高通货膨胀水平具有最重要的作用,汇率变动仅次于货币供应量变动对影响通货膨胀自我衍化的最重要因素;(3)相对于低通货膨胀水平而言,我国经济更容易出现高通胀水平且其自我衍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照传统货币数量说,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成同向关系,即供应量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反之则引起物价下降。然而在我国,近年来却出现了货币供应量增加与物价稳定甚至负增长并存的金融怪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存在反常关系的现状,然后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  相似文献   

6.
朱婷 《中国外资》2011,(19):85-87
通过对可能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包括GDP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水平和工资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可知我国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居民预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7年到2010年第3季度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及CPI为样本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得出货币供应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较小,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对1987~2012年月度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建立LSTR模型,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化率超过2.4991%时,会对11个月后的通货膨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上而不是通货膨胀的成因。另外,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明显,而对通货紧缩的治理效果微弱,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谢海潮 《中国外资》2012,(13):20-21,23
本文利用2000.1~2012.3狭义货币供应量(M1)、外汇储备(FR)、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的增加带来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最终推动了通货膨胀的增加,通货膨胀效应显著;而在短期外汇储备增长的通货膨胀效应不明显,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贡献度较低,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冲销较为有效,能够冲销了巨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协整与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滞后一期有相反的关系,与货币供应量自身滞后一期有正向关系,并且都具有回归自然水平趋势,长期货币非中性。而通货膨胀并不影响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一方面应当采取措施适当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另一方面适当提高汇率,但偏松汇率政策的滞后效应可能导致经济紧缩应当采取措施降低汇率增长率,因此应谨慎调控宏观经济政策,以避免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发现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货币过度发行,而外部冲击则是次要原因。在外部冲击中,国际食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影响较弱。Diebold-Mariano(D-M)检验也表明包含货币供应量的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要高于其他模型,开放经济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分析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以货币供应量和汇率为代表的货币因素、供给因素以及需求因素引入菲利普斯曲线建立了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并利用1995年第1季度~2013年第2季度的数据来实证分析不同因素对于我国通货膨胀动态衍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前瞻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存在,但是前瞻性预期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其次,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率影响具有最重要的作用,而代表需求因素的产出缺口以及代表供给冲击的原油价格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小;最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可以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3.
摘要:本文利用STR模型考察了我国2000--2011年间货币供应量、利率与物价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物价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其中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正向的,而且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影响程度不同,在高利率水平下影响更突出;利率低时对物价的影响是负向的,此时加息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但当利率水平过高时,受制于“成本渠道”效应的影响,提高利率将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因此,央行调控物价时应充分考虑所处的经济状态,合理选择两种不同的调控方式,以取得预期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比较研究了中国、美国和欧元区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和金融危机期间急剧下降,使得巨量的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严重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会受到资产价格上升的抑制,在一定条件下,资产价格上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10年以上)呈U型,中国可能已经进入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期,等量的货币供应可能对应更高的通胀水平。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on R&D and innovation‐driven growth. In the theoretical section, we incorporate money demand into a quality‐ladder model with elastic labor supply and derive the following result. If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the real money balance is less (greater) than unity, then R&D and the growth rate of output would be decreasing (increasing) in the growth rate of money supply. Quantitatively, decreasing inflation in the U.S. to achieve price stability improves social welfare, and the welfare gain is equivalent to at least 0.5% of annual consumption. In the empirical section, we use cross‐country data to establish a nega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R&D.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2009年底推出的经济政策导致房价和物价不断攀升,央行虽然采取紧缩措施进行应对,但物价和房价仍处高位。对我国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及房地产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货币供给增加能引起物价和房价上涨;房价上涨能引起物价上涨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物价波动,货币政策需关注资产价格,同时应谨慎使用货币政策应对资产泡沫,并密切注意货币流动结构,维持货币供给流向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如何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领域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治理通胀的关键在于对其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选取CPI和PPI作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以产出缺口、货币供应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超额工资水平、资产价格、汇率水平六大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向量自回归(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各项因素的作用大小、作用时滞和传导链条的顺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食品价格是通货膨胀压力的灵敏反映指标,且由于食品部门供应价格弹性、存货缓冲能力、需求价格弹性和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相对较高,食品价格的弹性明显高于非食品价格,加之在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过程中,食品部门具有需求顺周期和供给逆周期的特征,食品价格波动幅度往往远高于非食品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超调。因此,文章建议货币政策应充分关注食品价格,同时适当提高对食品价格波幅的容忍程度。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inflation rate announcements on interest rates. Survey data on expectations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consumer and producer price indexes are used to distinguish anticipated and unanticipated components of the announcements. This distinction is used to test for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response to the announcements of new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nanticipated components of the announced changes in the Producers Price Index and in the money supply have an immediate positive effect on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announcement has no apparent effect.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a delayed announcement effect. However, there is some indication of a liquidity effect of the money supply change on interest rates. This takes place when reserves are changing and several weeks prior to the information announcement.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多有争议,虽然各种观点各有侧重,但均强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的视角,构建了一个逻辑分析框架,并将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置于此框架下进行探讨,分别从国内外产出缺口、全球流动性、大宗商品价格、货币供应、资产价格、人民币汇率和要素价格重估等角度,对我国通胀形成因素做了一般性分析,并据此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