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先后引进了两种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监督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并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冲突,这既是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固有矛盾,也反映了现有制度框架下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必须采取措施协调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的关系,以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立群 《中国外资》2009,(24):177-178
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先后引进了两种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监督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并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冲突,这既是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固有矛盾.也反映了现有制度框架下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必须采取措施协调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的关系,以使其更好的友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分配与制度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进 《金卡工程》2009,13(7):183-183
随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引入和实施,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实际出现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的局面,导致在立法上和实践中都存在二者监督职能产生冲突的情形.应当在肯定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并存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理清二者的职能分配并协调彼此行使公司监督权力方面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分工合作的监督优势.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角色定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群体的扩大,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强化了上市公司监管,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同样担负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在公司治理中处在什么地位,也引起了各方的争议。考察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制度在国外公司治理实践中的作用,应在我国现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明确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角色定位,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能相融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虽有必要,但与“公司法”和监事会制度都存在冲突,为了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特殊作用,必须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特征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之间的、新型的、互相协作的、配合与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现行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缺陷与改革重点进行分析,探索通过简化机构设置,强化机构职能等措施来提高监督效果,同时降低公司成本,从而在不增加上市公司成本的情况下,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1994年7月1日起,《公司法》在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要设立监事会,其目的在于利用监事会来监督公司的董事和经理。使他们不致做出损害公司利益或违反法律的事。可是几年的实践证明监事会是流于形式的。起不到监督作用。于是为了解决公司的管理层和大股东缺乏监督的问题,我国又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自1997年以来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出台独立董事的相关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险业是较早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行业之一。一些保险公司出于境外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需要,为优化决策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在董事会中引入了独立董事。保监会于2007年发布了《保险公司独立董事管理暂行办法》,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权利职责等作了详细规定,正式确立了独立董事制度。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大都设立了监事会。  相似文献   

9.
许照发 《金卡工程》2010,14(6):202-202
在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存在监事会是否还有必要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争论极大,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理论,对美国独立董事制度利弊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与监事会的关系等方面子以分析,论述其必要性及其适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