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主要利用2001-2011年中美两国服务贸易数据,对中美两国服务贸易提供模式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运用的指数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指数。文章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服务贸易概况和服务贸易竞争力,得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落后,服务贸易逆差大,中日服务贸易竞争激烈等结论,并针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是通过RCA指数和ES指数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服务贸易概况和服务贸易竞争力,得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落后,服务贸易逆差大,中日服务贸易竞争激烈等结论,并针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是通过RCA指数和ES指数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影响山东省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山东省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并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得出山东省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较弱。基于2001~2015年的数据对影响山东省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和GDP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为负向作用,不符合预期。据此,提出了提升山东省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中挪两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计算两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表明:中挪两国贸易结构朝有利于发挥双方比较优势的方向转变;两国具有贸易竞争力的产品差异较大,产业间贸易互补性较强,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但上升趋势明显。总体而言,中挪两国贸易互补大于竞争,两国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合作,贸易潜力巨大。中挪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挪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形式以及加强中挪在高技术领域合作,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6.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升级,对两国经贸领域的影响不断释放。本文在中 观产业层面,基于HS国际产品分类标准,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动态显性比 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美两国主要涉外产业贸易依存度进行测算,对两国外贸竞争关系、互 补关系及我国涉外产业结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美双方三批惩罚性关税清单 的实施对两国主要外贸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对风险从贸易领域向我国宏观经济金融领域传导 的机制进行研究。基于上述影响及风险分析,参考贸易战背景下美国扶持涉税产业发展的配套 举措,对我国短期内有效化解贸易战冲击、长期内稳步推进涉外产业转型升级研提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贸易竞争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云南省机电产品出口东盟国家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云南省机电产品出口东盟国家竞争力较弱,其原因在于云南省机电产品创新不够,出口受贸易技术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云南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相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欧美及亚洲等9个代表性经济体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国在世界金融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和所处的地位,并提出了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姚建丽 《中国外资》2012,(20):39-40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了较大冲击,这是否是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政策的问题?本文将依据1980-2007年我国进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分析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同时,本文结合08年1-10月主要出口产品数量同比变化数据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模式产生的冲击并指出,只有将相对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增强我国出口产品抵御国际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了较大冲击,这是否是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政策的问题?本文将依据1980-2007年我国进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分析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同时,本文结合08年1-10月主要出口产品数量同比变化数据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模式产生的冲击并指出,只有将相对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增强我国出口产品抵御国际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丁立贵 《时代金融》2012,(32):45-51
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服务贸易出口开始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本文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选取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服务贸易进出口弹性等指标,做进一步的分析。本文还采用1985~2011年间的数据,运用SAS统计软件,对我国的13项服务贸易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做实证分析。同时通过计量模型研究我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比较服务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后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以GDP来衡量的经济增长与服务贸易进口以及服务贸易总额之间存在双向的促进关系,同时经济增长促进服务贸易的出口,而服务贸易出口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运输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市场占有率(MOR)、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四个指标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出口价值构成中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形式、流向以及途径的区分,从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12个主要贸易大国1995~201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贸易格局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巩固制造业高端环节优势的同时又将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商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渗透进来,建立起服务于全球的新体系,新兴市场国家则逐渐在不同要素密集度以及不同层次的制造业方面加紧布局。加强贸易与产业的结合,有助于我国通过增加值间接出口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通过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总体上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历年变动情况,然后通过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对我国各服务贸易项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不具备竞争优势,各服务贸易项目竞争力也有所差异,但多数服务项目在国际竞争中基本上处于劣势地位,贸易逆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通过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总体上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历年变动情况,然后通过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对我国各服务贸易项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不具备竞争优势,各服务贸易项目竞争力也有所差异,但多数服务项目在国际竞争中基本上处于劣势地位,贸易逆差较大。  相似文献   

16.
向伟 《青海金融》2014,(5):53-55
近年来,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较大优化,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出口主导地位,但结构单一,主要以机电产品为主.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竞争力系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哈两国进出口商品贸易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助推中哈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靳锐  温波 《新疆金融》2009,(12):18-22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商品结构,并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哈萨克斯坦两国的贸易商品比较优势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世界经济地位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四个指标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整体处于较弱的地位.针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现阶段的情况,文章提出提高资本质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快金融业务创新等措施来提高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地区)中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将Bown,Chad P.(2010)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中1991~2009年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数据与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中同期的进出口数据以及由此计算得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行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对照,我们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分布与中美两国的进出口状况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性,与行业内贸易指数之间的规律则与预期不尽一致,这可能是由于GL指数因为分类集合抵消而造成的扭曲。  相似文献   

20.
《国际融资》2008,(2):51-52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12月7日由商务部颁布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保险公司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范围内,积极创造条件,为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提供保险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