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缓减贫困一直是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政府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2003~2011年中国26个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定量研究农村小额信贷缓解农村贫困的效应。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其降低农村绝对贫困的程度效应要大于降低农村贫困人口相对收入短缺和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小额信贷缓减贫困的效应,应进一步放开小额信贷发展的约束成分,改进贫困农户贷款评级授信的方式,提高小额信贷缓减贫困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农村老年人贫困发生率主要受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三者的影响。本文将农村老年人贫困分解为收入贫困和主观贫困两个维度,采用新疆南疆地区5个地州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体特征因素制度、家庭特征因素以及社区特征因素对南疆地区农村老年人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因素及家庭规模、子女数量、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等家庭特征因素对收入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影响;另外,所在村的经济情况较好、交通较便利的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发生率较低。本文认为,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农村地区教育状况可以有效降低农村老年的贫困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论文认为目前我国扶贫任务主要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要有新思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来实现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8—2015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收入、教育、医疗等多维度贫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这三个维度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对收入贫困由不显著负面作用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教育贫困由不显著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医疗贫困的正面作用由较弱发展为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正规金融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减贫作用,其中财政支农减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实现共同富裕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相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绝大部分都是刚刚跨越贫困线,与绝对贫困只是一线之隔,甚至还存在返贫风险。农村相对贫困问题依然是当前不得不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必须破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而破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村的内生动力及及建立大病难病帮扶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消除了绝对贫困、进行扶贫战略转型之际,可以继续分城乡或将城乡融为一体、同时在省级层面或全国层面设定相对贫困线.另外,相对贫困线可以设为收入中位数的60%或50%.因此中国在设定相对贫困线时共有8种可选方案.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收入分组数据,并使用著名的FGT指标,本文旨在估算这些方案下的相对贫困发生率以及消除相对贫困所需要的转移性支出,为政府进行下一轮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安排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相对贫困发生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农村的相对贫困发生率总是最高的.城乡一体下的相对贫困发生率比城乡分开时更高,这时城镇内部的相对贫困发生率较低且增长缓慢;而城乡分开时,城镇内部的相对贫困发生率较高且上升较快.如果完全依靠公共资源消除相对贫困,城乡一体下需要的总转移性支出要比城乡分开的高,这时城镇需要的转移性支出较小;而城乡分开时,城镇需要的转移性支出较大并超过农村.本文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在减贫战略转向相对贫困的初期可以在省级层面分城乡使用较低的、收入中位数的50%作为相对贫困线,将来可以过渡到城乡一体的和更高的相对贫困线.同时,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国际融资》2009,(2):70-70
超过50万中国农村家庭将从亚洲开发银行(亚行)提供的一笔8300万美元贷款中受益。该贷款旨在改进农业技术与实践,确保中国三个贫困省份能够实现两位数的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8.
农村贫困涉及到很多复杂问题,既有收入贫困、素质贫困、能力贫困;资源贫困、生态贫困、文化贫困;有生存型贫困(危及生命的贫困)、半饥饿性贫困(妨碍人体健康的贫困)、温饱型贫困(影响社会安定的贫困);还有生产性贫困、社会性贫困、历史性贫困;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等等。总体上看,生存环境等客观要素、自身素质、历史原因、体制因素等都与农村贫困密切相关,贫困农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两期面板数据,运用多维贫困指数和DID模型,评估、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两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减贫效果。经测度多维贫困指数发现,无论贫困临界值取何值,总样本、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多维贫困状况均有所改善。DID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与新农合相比,城乡居民医保能够显著减少农村老年人口多维贫困的发生率。分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口陷入收入贫困和健康贫困的概率,但在主观福利贫困方面并无显著效果。稳健性检验结果亦支持DID模型分析结论。建议通过完善财政补贴机制,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工作,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做好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工作,来更有效地发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减贫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由此带来了较多的社会问题。为此,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构建了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金融发展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存在倒U形曲线特征。(2)城镇化率、农业增加值占比、财政支出占比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等因素的提高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中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相关和动态关联。因此在实现金融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需要通过转移支付、精准扶贫等措施,为农村贫困居民脱贫提供较多的金融支持,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各省份在缩小城乡差距时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