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会计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一项理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从制度层面对会计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着重从我国的制度背景分析了我国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强化的原因,西方国家会计稳健性提高的主要因素很难为其提供解释。以盈余为基础的监管和评价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强化的外在制度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稳健性原则的运用作为一种财务报告机制可以改善公司的盈余质量,并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杨金凤 《中国外资》2009,(6):104-104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范围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本文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会计制度质量的高低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财务报告的稳健型主要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但有时会忽视了文化及准则差异.本文基于制度建设视角,对会计制度变迁与稳健性进行深入剖析,着重分析我国需要强化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原因.强化会计稳健性的外在原因包括监管盈余和评价制度,但究其根本,则是将稳健性作为改善企业盈余质量的机制以加强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4.
制度变革、盈余持续性与市场定价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宇建  蒋玥 《会计研究》2012,(1):58-67,97
本文将会计制度变迁、配股政策的变革和股权分置改革作为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典型代表引入Ohlson剩余收益模型,结合盈余持续性分析了其对市场定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营业利润在市场定价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线下项目的定价作用减弱;随着配股政策和会计制度等的改革,线下项目对配股权在市场定价中的作用下降;会计制度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增强了持续性盈余的定价作用。这说明,制度变革提高了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与会计欺诈有许多相似之处。但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业绩更加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其发生范围更为广泛,危害也更大。必须采取加大对内幕交易的监管力度,以把盈余管理的负面效应减少到最小。完善会计制度,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控制盈余管理负面效应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白周蕤 《云南金融》2011,(6X):155-155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公司业绩,企业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盈余管理是合乎情理的行为。本文从其定义入手,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并重点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提出几点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从最初颁布至今几经变迁.变化即意味着发展,从资产减值准则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资本市场从稚嫩走向成熟.本文对我国研究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作了一个初步的整理,并从盈余管理角度来认识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变迁.在总结过去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范围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本文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公司业绩,企业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盈余管理是合乎情理的行为。本文从其定义入手,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并重点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提出几点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1994-2007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盈余稳健性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研究得出,扣除操控性应计利润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同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程度仍紧密相关。并且,强化稳健性原则和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公司高估盈余的水平,而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则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总体而言,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范围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本文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将盈余管理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线上真实盈余管理和线下真实盈余管理,基于我国特有的配股管制变迁环境,考察监管者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监管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会受到管制环境变迁的影响,存在管制效应和演进效应。具体而言,在审核配股资格过程中,监管者能识别线下真实盈余管理,但是,在管制环境变迁后,由于线下真实盈余管理被纳入管制范围,监管者不再对其进行关注,而是关注应计盈余管理,并能识别。在线上真实盈余管理方面,由于其隐蔽性强,监管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权结构经历了从单一国家所有产权到产权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变迁,这促使我国会计制度也经历了从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到会计制度多元化、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变迁。本文在前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角度试图对我国产权结构与会计制度的变迁的关系进行梳理,并总结出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贺佳 《云南金融》2012,(6X):16-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权结构经历了从单一国家所有产权到产权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变迁,这促使我国会计制度也经历了从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到会计制度多元化、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变迁。本文在前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角度试图对我国产权结构与会计制度的变迁的关系进行梳理,并总结出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过渡会计学的理论基石、概念与特征,分析了会计改革的原因和动力,展现了会计制度变迁的全景。对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特征进行了简要评价,最后对会计制度的制订模式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995—2004年深沪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会计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是否显著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研究结果显示,1995—1997期间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不具有稳健性,意在提高上市公司稳健性水平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并未实质性增强1998—2000期间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水平,而更为积极贯彻国际通行的稳健会计政策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则显著提升了2001-2004期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然而,单独对盈利公司所作的进一步检验却表明,2001—2004期间会计盈余显示的稳健性特征主要是由于亏损公司"洗大澡"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转变会计准则并不能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除非附以相配套的强有力的法律和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博弈分析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 ,根据盈余管理的特征和博弈论的实质 ,提出了盈余管理是其管理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存在条件 ,得出了只要存在通过博弈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 ,就一定会发生盈余管理的结论。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 ,论文最后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建议 ,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治理结构政策、法规 ,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唐静 《时代金融》2008,(1):53-54
存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的盈余管理是现代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改进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和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5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可以构建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该模型综合了’制度变迁的供、需理论,指出交易费用在会计制度变迁中的决定作用,并对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中的交易费用进行了科学分类。用1998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迁和2006年企业会计制度变迁可以验证该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解释了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现状,推断了改革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和外部监督日益强化的背景下,真实盈余管理已取代应计盈余管理成为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从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实施动机和业绩效应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