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21世纪世界石油市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大量的石油交易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完成的,石油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联系空前紧密且高度一体化.当前的石油价格已经远远不是传统意义上以边际成本来确定的石油价格.一方面,从国际上看,石油与金融已经交织在一起.石油期货市场,石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已经使石油成为高度复杂的"复合市场".另一方面,从当今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操作情况看,石油经济更是日趋金融化.在此背景下,保障石油安全必须构建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2.
石油的金融化是指石油的金融属性产生、发展并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狭义角度,石油的金融属性是指石油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成为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的基础变量之一。广义角度,石油的金融属性是指石油现货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互动中产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越来越偏向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对于现货市场的单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融衍生品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它是一种以金融产品为基础进一步衍生出来的新型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可以是期权、期货、远期或者互换,也可以是它们之间的组合,一般比基础金融产品复杂且具有更高的风险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也逐渐发展壮大,无论是在种类还是在规模和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得发展水平还很低,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这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改善衍生品发展的监管模式,完善衍生品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衍生品的教育宣传,提高投资者的素质,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健 《中国金融家》2006,(10):66-67
在我国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推动下,国内银行和企业的各类外汇风险开始凸现,对外汇金融衍生产品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对汇率利率的风险防范意识被逐步唤醒,尤其是近几年在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完善外汇交易市场、推出人民币衍生产品等政策的配套激励下,外汇金融衍生品日益兴起并快速发展。银行在外汇金融衍生市场中具有既是参与者又是中介者的双重身份,是关键角色和环节纽带,近年来我行外汇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内外汇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何启志  张晶  范从来 《金融研究》2015,422(8):79-94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传导机制与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的典型化事实 ,将动态相关系数的多变量随机波动模型与固定系数的Granger波动性因果关系模型结合起来,构建了动态相关系数的带Granger因果检验的多元随机波动模型(DGC-MSV),并实证检验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石油现货价格之间、期货价格之间以及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中国、美国、英国石油期货价格、现货价格波动性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是动态变化的;中国石油现货价格受美国石油现货价格的波动溢出影响,而同时中国石油现货价格又对美国和英国的石油期货价格波动有显著溢出效应;英国和美国的石油现货价格之间、石油期货价格之间都具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中国石油市场的金融属性低于英国和美国石油市场。最后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步发展,金融机构和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参与程度正日益加深,探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问题非常必要。本文拟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监管模式,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尝试探讨适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出信用衍生品创新存在问题,充分展现了金融创新的"双刃剑"性质。本文通过信用衍生工具使用对次级贷款发放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指出了金融衍生品对危机的放大作用;因此,我国信用衍生品创新必须做好风险控制和市场体系建设,必须健全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8.
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成为市场常态.面对跌宕起伏的石油价格,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层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如何应对,是应该认真思考和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石油和金融的战略关联入手,提出在石油市场金融化的市场条件下,建立我国石油安全体系的关键在于金融手段的支持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体系的建设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充足的储备,二是稳定的供应,三是合理的价格.本文最后提出石油市场金融化前提下,实施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郑锦亚 《时代金融》2014,(29):38+41
信用衍生品同其他的金融衍生产品一样对金融稳定性具有双重性质的影响。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在市场完备的情况下,信用衍生品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由于现实情况下信用衍生产品的系统构建尚不完善及其市场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缺陷,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稳定性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信用衍生品同其他的金融衍生产品一样对金融稳定性具有双重性质的影响.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在市场完备的情况下,信用衍生品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由于现实情况下信用衍生产品的系统构建尚不完善及其市场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缺陷,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稳定性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金融衍生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对我国企业日渐增多的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完整的指引,不仅完善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而且也为国内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是金融创新的结果,其发展对金融业具有“双刃剑“作用.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出现了新趋势,从制度视角透视全球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和变迁的内在轨迹,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运费衍生品是航运业规避海运风险管理的工具,而我国企业对此极少了解和极少参与。2004年以来的运费价格巨大波动带动了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参与者构成的变化,交易所间争夺产品开发,这些发展志势应引起各方关注。回顾运费衍生产品和市场的发展,总结成败得失,对我国航运业风险管理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轮金融危机被冠以衍生品泛滥之名,使得国内对发不发展和如何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纷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本次危机是系统性危机,金融衍生品是其复杂传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应担当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通过中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比较,发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差距逐渐缩小的中美债券市场规模、中美经济总量规模相比,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深化基础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并建议商业银行培育自身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于在国内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必要性,市场参与者和理论学术界并无异议。但通过对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微观环境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不足、金融市场缺乏合理准确的基准利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意识不足、场外市场中介机构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当前并不是推出金融衍生产品的恰当时机,而应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培养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场外市场的中介机构,为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交易工具,属于金融衍生品的一种,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具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和资产配置等功能,能够有效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与机制.在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发股指期货,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展迅速。本文就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阐述,并对比国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结构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涂勇军 《会计师》2011,(7):16-17
<正>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风起云涌,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发展异常迅速,市场参与者经常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交易活动。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权、期货、远期、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利用,它们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国际金融市场中的  相似文献   

19.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华 《深交所》2007,(6):35-37
金融衍生品是20世纪“最令人激动的金融创新”,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它直接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工具,强化了市场的投资功能,而且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价格发现和定价功能,极大地强化了市场的融资、投资功能。对于交易所来说,金融衍生产品改变了交易所的传统盈利模式和运作方式,全球交易所出现了衍生产品和现货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杜波 《西安金融》2011,(6):74-75
金融衍生产品因其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境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还不尽完善,交易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企业及个人日益增长的投资避险需求,逐步有序地放开跨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已是大势所趋。鉴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同时,尽快完善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相关的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