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迅 《中国金融》2015,(2):79-81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一,同时要求把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作为我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前主要依靠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生态保护和维持经济发展,受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开发性、商业性、民间性等多渠道资金很难进入。因此,如何构建和优化适合生态  相似文献   

2.
森林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林业风险保障机制,对支持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西森林保险发展滞后,借鉴森林保险较为发达省市的试点经验,推进广西政策性森林保险加快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森林保险产品研发和经营管理,是推动广西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始于2006年,几年来经营基本保持稳定,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惠农力度不断增强,但同时出现了保障功能低、覆盖面小、发展定位不明、供给不足与需求乏力并存、业务模式单一等问题。推进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必须站在完善林业生产保障体系的高度来重新定位政策性森林保险,积极探索“社会保险式”森林保险业务发展携式,加大财税和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林业信贷与森林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1937年,日本开始大规模造林,森林火灾风险增大,因此政府开始考虑进行森林火灾保险。但由于林业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当时日本林地所有者众多而分散,民间商业保险公司不愿也没有能力承担森林保险。当时的议会通过《森林火灾国营保险法》,并设立了森林火灾保险特别会,由政府对森林进行保险。森林保险的对象仅仅为人工林,天然林由于价格不好评估不予保险。  相似文献   

5.
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规划范围为伊春市行政辖区,面积3.2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万,包括森林、平原农田、森林草甸三个生态功能亚区和天然林、湿地、江河源头、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遗迹六大生态保护体系。在其建设过程中,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此次论坛有利于统一思  相似文献   

6.
森林保险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林农就业增收,促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然而,因山路陡峭崎岖,森林保险灾后的查勘定损面临巨大困难,且核定部分损失极具争议。基于作者近年开展的森林保险遥感应用科技创新专项工作实践,就森林保险遥感应用技术体系、关键问题予以阐述,以期为破解森林保险查勘定损难题提供科技创新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产业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最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伊春市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资源、民族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为森林特色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现阶段文化产业迎来重大发展契机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森林特色文化产业对于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加快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减少经  相似文献   

8.
我国森林面积广阔,林业火灾频发,森林火灾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凸显了林业火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构建林业火灾保险制度以应对火灾损失所带来的冲击,已经成为不少国家的共同选择。本文首先对森林火灾风险区划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影响森林火灾风险的指标,采用二次熵权法对各省份森林火灾进行风险评估,利用离差平方和进行森林火灾风险区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森林火灾风险区划以及保险产品的科学、合理定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发展森林保险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公益事业,但是林业生产面临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森林保险是重要的林业风险保障机制,但由于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森林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历经曲折,严重滞后于林业发展对风险保障的巨大需求。通过对森林保险的经济学分析和对国外森林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借鉴,本文认为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机制对于我国森林保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意见,不断加大林业投入,制定稳定有效的支林惠林政策,建立健全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美丽合肥"建设  相似文献   

11.
森林保险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改革内容.已经成为集体林权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林业发展能否持续的关键。森林保险准公共物品属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对于森林保险这一公共服务的需求差异性导致的“政府失灵”,决定了单一地由商业机构或政府来提供森林保险都存在弊端。所以,引入PPP模式,于适当的时机建立相对独立的“森林保险计划”,探索构建全国森林巨灾/大灾风险准备金支持下的、政府制定规则并进行监管和协助、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络以及风险管理技术经办、按省进行保费统筹的公私合营森林保险模式,有利于解决森林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森林保险的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中央财政自2009年7月1日起在福建、江西和湖南三省启动了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7月1日起试点省又增加了浙江、辽宁和云南三省。我们通过书面调研、实地座谈、深入访谈等方式对试点六省的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对11省的林业部门和人保财险17个省公司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华丽 《保险研究》2011,(11):98-105
为实现森林保险的可持续经营,必须对实际森林灾害风险大小进行测评,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合理划分风险区域,从而为实施保险费率分区和差异化补贴政策奠定基础。通过选取并量化森林火灾保险的风险区划指标,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省级区域的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并据此提出促进森林火灾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白山市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始发展,但由于森林固有的弱质性使林权抵押贷款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白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办了"林木火灾保险+‘林富通’个人林权抵押贷款"组合业务,探索出一条"护林"、"惠民"、拓宽"三农"金融服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其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各种网络安全风险。网络风险呈现出频繁性、隐蔽性以及高度破坏性特点,给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网络安全列为营造良好数字经济生态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发展机遇、存在的问题,挖掘了国外网络安全保险的先进发展经验,并从保险公司、网络安全企业以及政府监管部门三方面,提出了网络安全保险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化解网络安全保险风险,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为了解《意见》的贯彻落实及金融配套服务情况,笔者对全国第一个外向型林业改革试验区—贺州市林业产业发展、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支持、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铭来  仝洋 《保险研究》2020,(2):82-101
本文基于经典商业健康险需求理论的价格弹性模型,分别利用天津市调研数据和中山大学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测算了按收入分层的商业健康险需求价格弹性及商业健康险的消费结构。并基于上述测算结果,通过数据库对接推算了全国商业健康险的需求价格弹性和税优政策的预期效果。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商业健康险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22,在当前的税优政策下,个税税改前后,税优健康险的预期年保费规模分别为16.54亿元、6.09亿元,由此带来的年税式支出预计将分别达到2.47亿元、0.69亿元。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税优健康险未来的政策调整方向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碎片化问题已然成为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瓶颈。从整体性治理视野来审视,养老保险的碎片化被描述为“部门主义”、“视野狭隘”、“各自为政”等现象,其本质是执行养老保险政策的手段——各种体制组成的治理结构,与养老政策的统一目标存在冲突。换言之,中国的行政、财政和社会等体制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养老保险政策碎片化的根源。具体而言,属地管理、决策权的地方化与全国统筹存在内在张力,不完善的分级财政固化了城乡分割和地方统筹,干部选拔机制加剧了政策的分割,双重户籍墙垒砌出各种歧视性规定,对民主的应急式回应形成了养老政策的各种“补丁”。  相似文献   

19.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levant market is crucial to the application of European and German competition law and especially difficult when dealing with insurance markets. Generally, the product and geographic market comprises all products or services that are regarded as substitutable by consumers. In addition, the supply-side substitutability can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defining insurance product markets, the supply-side substitutability is decisive, because insurance products are seldom interchangeable from a policy holder’s point of view.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supply-side substitutability to 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s leads to product markets correlating with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al groups: Indemnity insurances for physicians constitute a product market; insurances for lawyers, notary publics, tax advisers and public accountants form another market and insurances for architects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s another one. These product markets are still national markets. 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s are extensively shaped by the differing legal systems, namely by national insurance contract law, by liability provisions and by a legal obligation to insure. Consequently, policy holders cannot substitute their indemnity insurance with foreign insurance products and insurers are confronted with market entry barriers. However, the proposed directive on services on the internal market and the adopted directive on insurance mediation could result in community-wide markets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