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存差”的产生 1993年到2004年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固原市金融运行一直呈现出“贷差”的特点,虽然“贷差”的额度有增有减,但“贷大于存”的整体运行态势并没有改变。长期以来,这种运行态势已成为贫困地区金融运行最显著的特点。进入2005年,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贷差”陕速转变为“存差”,并不断扩大,到6月末,“存差”额已达4.74亿元,标志着固原市金融运行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存差”是金融领域的术语,通常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减去贷款余额的差额,一般分为“名义存差”和“实际存差”,平时提到的“存差”就是指“名义存差”。“存差”逐年增加可以说是近10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中出现的一大特点,边疆民族地区的金融业虽然发展相对缓慢,但“存差”逐年增加这一大特点同样出现。从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近10多年来的金融业发展情况来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存差”是金融领域的术语,通常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减去贷款余额的差额,一般分为“名义存差”和“实际存差”,平时提到的“存差”就是指“名义存差”。“存差”逐年增加可以说是近10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中出现的一大特点,边疆民族地区的金融业虽然发展相对缓慢,但“存差”逐年增加这一大特点同样出现。从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近10多年来的金融业发展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4.
银行巨额存差:基于会计与经济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金融系统存差的会计分析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并没有“闲置资金”,经济分析表明,我国银行的存差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部门。存差的存在只是表明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金融系统的巨额债券投资在短期内是无法大量变现的。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金融系统存差的深层分析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并没有“闲置资金”,我国银行的存差资金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部门。存差的存在只是表明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开始由贷差转为存差,并且存差的数额不断扩大,成为金融领域引人注目的现象。围绕着存差问题,国内经济理论界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由于人们的研究方法不同,理论根据不同,对金融机构存差形成的原因、存差对金融与经济产生的影响,如何解决巨额存差等问题的研究结论五花八门,分歧很大,相互矛盾。本文旨在对国内学者对存差研究的各种观点予以综述与评价,并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7.
理论动态     
应采取疏导措施减少巨额“存差”产生的负效应在不同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结构中,“存差”所反映的经济含义是不同的。判断“存差”的性质和经济含义,必须根据金融体制和金融结构的变化,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进行具体分析。传统金融体制下,“存差”意味着货币回笼和银根紧缩,在  相似文献   

8.
1995年以后,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出现“存差”,并且数额逐年扩大,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突出,巨额的存差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巨额的存差造成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适度调控流动性是人民银行今年宏观调控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危害,然后从宏观和整体层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剖析了“存差”产生的原因,发现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不良资产的剥离、现金需求比例的降低、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是存差扩大的主要原因。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笔者对存差扩大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金融市场在产品、规制和各种“流”的属性上,与水有着高度相似性。“金融如水”是对金融的一种全新认识角度和认识方法,治水之学可为当前我国金融之治所用。本研究对我国当前金融形势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我国金融问题背后的制度诱因;从产品、规制和内在要素流等方面论述水与金融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治水方略对金融运行的启示,并从金融如水的特殊视角,提出我国金融系统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10.
樊永勤 《浙江金融》2007,(7):23-23,25
近几年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商业银行存差逐年增大,存贷款比率有所下降。我国金融机构在1995年之前一直呈现“贷差”,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