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权货币向国际货币演变过程中,其货币的各项职能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货币的支付手段等基本职能是决定货币跨境发挥作用的基础.而货币的储备、汇率“锚”等调控经济的职能可以强化国际货币的国际使用范围。在当前国际金融制度安排下,在同我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的地区渐进的推进人民币的基本职能有利于减少人民币直接国际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缺陷.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综合实力和不断提升的竞争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升人民币的地位,其受益者不仅仅是中国,对健全国际货币体系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应该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信用货币时代,货币自主权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黄金的金融属性、贮藏功能和国际清算功能在传递中国黄金市场信息、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应发挥黄金对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作用。“上海金”基准定价的推出对于我国货币信用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璐 《时代金融》2013,(27):124-126
国际货币发行国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地位及影响,因此本国货币国际化是许多国家提高国际经济地位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币地位的上升,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为了重要的议题。在我国与中南半岛五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的经济交流中,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和使用已有一定规模,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业务逐渐开展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已走出第一步。而关于人民币在该地区区域化的背景与条件分析是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战略决策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在空间拓展、职能提升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当前,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不足、缺乏面向国际的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是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两大主要问题。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目标正是"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其金融改革创新举措的不断推出,将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元本位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暴露出极大缺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张。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增强,在贸易结算、离岸市场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仍然有限、与主要国际货币还有很大差距的现状。展望未来,如果人民币启动全方位国际化,将会在15年左右成为主要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很好的机遇.我国应循序渐进,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逐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戴鸿广 《海南金融》2010,(10):36-39
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即是货币竞争。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结果,也是维护中国国际利益的重要手段,更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力量。本文就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及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国和国外尤其是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民币已经逐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流通和使用。目前中国一方面积极参与多边层面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层面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同时也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基于此通过阐述国际货币化的职能,分析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张青龙  王舒婷 《新金融》2010,(10):56-59
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诸多新机遇,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经营收益,而且可促进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是,人民币国际化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金融创新、风险控制、国际化经营、组织制度完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和战略调整,协调推进国际化经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更好地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