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伴随产生的资金流动、资产购置、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潜在风险,譬如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如果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财务风险,将会造成收益偏离等经济损失。本文将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制定相应的化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财务风险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尽量认识和避免。现金流量不仅体现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还明确昭示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可通过加强现金流结构的分析,并借助相关指标体系,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提高现金流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财务状况是上市公司经营与发展的保证,而通过系统的风险管理,财务危机是可以防范或者降低其危害程度的,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则是识别和评估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并提出相应的识别与评估方法,以期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对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以及监管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餐饮企业面对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财务危机的危害作用,本文讨论了财务风险识别与应对,在分析餐饮企业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财务状况是上市公司经营与发展的保证,而通过系统的风险管理,财务危机是可以防范或者降低其危害程度的,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则是识别和评估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并提出相应的识别与评估方法,以期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对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以及监管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金流量状况直接体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和企业的内在价值,是企业兴衰成败的最直接原因,所以现金流量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拉制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金流量状况直接体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和企业的内在价值,是企业兴衰成败的最直接原因,所以现金流量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拉制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业板的开设满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上市企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及利润分配风险等财务风险。这些风险有的来源于企业内部,有的也是宏观政策、法律等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应提高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积极合理的控制财务活动各环节所带来的风险。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创业板的宏观引导,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创业板企业的监管力度,共同控制创业板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趋势增快,对各国企业的要求不断上升.市场份额是固定的,因此需要在激烈的竞争碰撞下脱颖而出,我国企业如何在世界市场中夺得一席之地已然成为他们的生存之道.跨国并购作为常用的国际化发展途径之一逐渐在我国开始流行,而跨国并购中会遭遇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如何妥善处理好至关重要.因此,对跨国并购中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信用风险的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股票信用风险引起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收益信息披露和担保或关联交易两类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明显损失.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选取有色金属矿产行业以及能源交通运输行业229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上市公司是否使用衍生产品为解释变量,同时引用一系列控制变量,通过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使用衍生产品是否会有效降低公司风险。实证过程涉及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使用衍生产品会降低公司风险,这与西方主流的财务管理理论相一致而与我国学者以前的研究相反,由此推测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产品的能力逐渐娴熟。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是金融稳定和金融监测、预警的重要任务。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的关键是合理选择风险指标。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选择既要考虑金融风险因素的普遍性,更要考虑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充分体现本地区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广东发展的特点,选取反映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风险主要因子,并用神经网络进行风险预测预警,为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提供数量性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步改变金融生态,金融科技成为传统金融业提效降本的动力源泉.机遇与风险并存,金融科技的加入是否对传统金融造成风险冲击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复杂网络视角,采用TENET方法搭建以金融科技、银行和证券机构为主体的风险关联网络,融合PMFG极大平面过滤图法,分析金融科技同传统金融主体的风险传染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键性风险路径的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银行与证券,金融科技的内外部风险传染性最强;金融危机加强了风险传染的跨部门属性;风险传染以规模、业务相近的直接渠道为主,对关键性路径的识别有助于挖掘金融科技机构的潜在风险点.监管当局应加强对金融科技机构的宏微观审慎管理,识别同部门与跨部门的风险传染路径,优化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5.
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公立医院作为改革主体,无论内部经营环境还是外部社会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必然引发各种风险的产生,公立医院的生存发展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健全并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识别、控制机制,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最终达到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目的.只有准确识别面临的风险,才能有效地防范控制风险,保障医院正常运营以取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金融混沌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金融理论是金融研究与金融实务领域的一个前沿工具.已有的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具有显著的混沌效应.本文依据混沌控制的一般原理,提出了金融市场风险调控的原理与方法.这一研究结果将为探索金融市场与风险管理理论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创新策略与风险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金融创新在为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不能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但一方面应注意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处理好市场导向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处理好交易所市场与场外市场的关系;另一方面应通过实施有效的监管安排来防范和化解市场的宏观风险。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管薪酬与业绩缺乏相关性,以及高管薪酬水平差距过大。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表面来看是一个管理问题和经济问题,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剖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兼顾公平和效率,注重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9.
从次级债风波的风险本质分析入手,基于Arrow-Lind定理分析了金融创新机制设计的内在逻辑在于风险分担个体增加对风险主体风险态度的影响,并在总结“次级债风波”的传导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创新为金融主体风险态度的转变提供前提条件和投资经理人职责设计促使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催化剂”两个角度研究金融创新对风险传导机制的影响路径,进而对金融市场如何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的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