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利率衍生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市场交易大致经历了先降后升的两个阶段;市场规模收缩的主要原因在于境内机构交易信用额度的收缩,以及新旧金融衍生产品主协议过渡期内谈判成本的影响。总体看,金融危机对我国利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影响已逐渐消除,市场仍然保持健康运行,在新旧主协议过渡期结束之后,利率衍生产品市场有望得到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事件     
工商银行达成首批人民币标准科率衍生产品交易 11月3日,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中心正式推出人民币标准利率生产品首日,中国工商银行顺利达成了首批人民币标准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报价量与成交量位居市场前列,对提高市场交易活跃度、支持标准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11月5日)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运行平稳,交易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大幅收紧,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银行间国债指数震荡上扬,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保持较快升值速度,非美货币即期交易显著活跃;利率互换交易量大幅增长,利率互换交易确认服务推出;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易稳定增长,期权产品上线完善外汇衍生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4.
Shibor在金融市场中已被较为广泛地运用,但Shibor长端利率代表性不强、缺乏统一的衍生产品交易和约的法律文件、创新衍生产品审批流程繁复、以及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差等因素极大的制约了Shibor创新产品市场的发展。应当继续加强Shibor基准利率的地位并放宽衍生产品市场的限制,循序渐进的推进Shibor产品创新,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银监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及随后的实施和2004年2月国务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推出.分别代表我国对场外.内衔生产品的发展的积极态度和推动力度,标志着我国衍生产品市场起步。随着认股权证、外汇远期交易、外汇掉期和利率掉期的推出.我国已经真正进入衍生产品的初春时节。  相似文献   

6.
尹刚 《西南金融》2005,(7):54-56
鉴于国际金融市场历来起伏动荡,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以来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较大,国际市场利率升高趋势明显,我国外汇债务所面临的汇率、利率不确定性凸现,风险管理重任迫在眉睫。本由我国外汇债务套期保值衍生交易的外汇管理现状入手,重点分析了当前四川省外汇债务保值交易管理中的新情况,最后从总体构架和具体方案两方面提出了完善外汇债务套期保值衍生交易外汇管理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梅明华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3):45-51,63
本文结合信用衍生产品与保证、保险以及银行风险参贷业务的比较,细致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性质,并就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应注意的法律问题进深入探讨。本文认为: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缓释银行监管资本要求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我国有必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创造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及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在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本文还就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如何合理参照适用ISDA制定的标准文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投机交易失败、套期保值交易不当等问题.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内部控制制度失效,违规操作造成重大损失;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风险管控机制缺失;专业人才缺乏,国际投行欺诈;国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滞后,有效监管不足等.上市公司要防范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必须强化风险意识,正确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各类风险;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金融衍生产品从业人员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管理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金融工具。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市场对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要求日益迫切。从吉林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状况看,近年来商业银行对衍生产品的销售给予了足够重视,代客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发展较为迅速,  相似文献   

10.
2011年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货币市场》2012,(1):56-69
2011年,银行间市场交易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市场成员继续壮大。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对货币政策反应灵敏,随调控措施整体走高,波动加大,市场成交明显增长;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及制度建设持续稳步推进,成交量微幅下跌,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先升后降;对外经济活动活跃、市场机制改革等多因素推动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持续较快发展;衍生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利率互换成交活跃,境内外外汇衍生品价差反转。  相似文献   

11.
冲销与电子化交易确认是当今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新兴交易管理业务,代表着危机后场外衍生品市场信息更透明、更集中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利率互换交易规模的扩大,制约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的因素逐渐显现。为此,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国际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筹备推出了利率互换冲销和电子化交易确认业务。相关业务的推出与不断完善有效提高了银行间利率互换交易的标准化程度,降低了市场整体风险,提高了市场成员的资本利用效率和授信管理效率,是银行间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市场》2013,(3):63-69
2013年2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上行;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小幅波动;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偏离中间价幅度缩小,日均波动扩大,境内外即期价差明显收窄;利率互换短端利率小幅走高,中长端持稳;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易维持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市场》2013,(9):60-66
2013年8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平稳,交易量环比略有增长;债券市场收益率继续推高近历史高位,交易量环比小幅增长;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上移,交易量环比小幅下降;新兴市场汇率普遍下挫,人民币汇率相对坚挺,衍生品汇率与现货汇差收窄,人民币对澳元直接交易活跃。  相似文献   

14.
自2005年推出债券远期以来,我国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在交易产品创新、参与主体培育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人推进、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利率衍生品创新,有利于完善产品系列,更好满足市场主体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文章介绍了利率互换期权的作用及定价模型,以期为同业开展该产品运用及定价方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及机构投资者规模的壮大,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流动性的需求日益剧增,大宗交易制度是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的制度性创新。由于大宗交易的数量较大,其交易价格有别于正常交易规模的价格。本文利用沪深交易所的大宗交易数据实证探讨大宗交易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宗交易价格低于当日收盘价格,呈现流动性折价现象,折价率达到1.27%:研究还发现,折价水平还受交易数量、正常交易时间段股票流动性水平、市场流动性水平及股价波幅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市场》2012,(10):54-62
2012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银行间市场人民币资金面维持紧平衡格局,利率中枢走高,市场融资结构改变;债券市场金融创新持续推进;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相对于中间价偏离方向逆转,交易汇率创新高,非美货币交易份额显著上升;衍生品价格显示的汇率贬值预期幅度从高点开始回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信息份额模型和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国债现货、国债期货和利率互换三个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机制。信息份额模型表明,从整体来看利率互换相对于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都具有信息优势,而国债期货相对于国债现货具有信息优势。另外,国债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相对于另外两个市场都在随时间增强。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利率互换在价格发现中单向引领国债期货以及国债现货,国债期货单向引领国债现货。所有结果一致表明, 利率互换和国债期货这两种利率衍生产品在引导中国利率市场价格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市场》2012,(9):56-63
2012年8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央行逆回购缓解市场资金紧张局面,货币市场利率冲高回落;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回调;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偏离中间价幅度迅速收窄;利率互换价格明显抬升;汇率衍生品价格隐含贬值预期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市场》2013,(2):56-63
2013年1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央行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货币市场利率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呈陡峭化走势;受国内外经济回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并创下历史新高,非美货币即期交易份额下降;利率衍生品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利率互换曲线陡峭化;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汇率震荡趋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