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陕西、青海、贵州3省19个地级行政区1124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本文实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婚姻、学历、政治资本、就业地区、养老区域选择、政策获得渠道、政策知晓度和政策期望值对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都有显著影响。政府应该增加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信息获得渠道,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政策的知晓度,降低政策"便携性损失",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政策的期望值,以激励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为切入点,从参保意愿和实际参保水平两方面对需求进行综合考量。在对浙、鲁两地431个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其参保意愿和参保水平之间存在较大需求缺口。同时,运用二项分类Logistic模型分别对二者的影响因素进行横向的显著性对比分析,发现各因素在对参保意愿和参保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后,针对上述分析,就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健康对养老财务计划的影响效应以及养老财务计划对现实经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会显著提高养老财务计划概率;计划成本下降可以解释该正向影响,并体现在健康提高个体对经济金融信息的关注以及健康对不同类型养老经济来源计划具有差异影响两个方面;制定养老财务计划会提高个体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商业养老保险参与以及储蓄积累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数据(RUMiC),实证分析了家庭养育负担对流动人口中面临养老和育儿双重压力的"三明治阶层"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和参保行为的影响,并探究了造成两者悖离的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三明治阶层"的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和参保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愿意支付养老保险的比例高于实际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比例,较高的支付意愿并不必然会转化为实际参保行为的原因值得深究;子女所在成长阶段对流动人口"三明治阶层"的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和参保行为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子女数量对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支付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当子女处于稳定阶段(30岁以上)时,子女数量对实际参保行为才有显著促进作用;处于综合阶段(17~ 24岁)的子女性别可能是导致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和行为悖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省112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运用 Probit 模型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超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农村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政府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等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成为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新视角,探究其对商业养老保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省级截面数据,建立了Probit模型、Tobit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家庭商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与投资深度,并且存在总资产及金融知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王箐 《中国外资》2013,(2):235-236
所谓农民工的就业代际差异是指不同代农民工之间在就业水平、能力、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分化和差别。当今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农民工由于出生和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而具备了显著不同的个体人格特征。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等自身特点,加之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完全平等的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尚未建成,养老、工伤、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欠完善等社会因素,使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处在极度不稳定的就业状态。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方面所存在的代际差异问题有重要意愿。  相似文献   

8.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是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末制度落地以来,公众参保意愿不强,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基于对全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城市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影响机制,发现该制度的参与意愿与居民的年龄段、居住城市、工作状况及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紧密相关;认知水平和制度信任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影响参与意愿,而机制建设并非影响参与意愿的显著因素。建议个人养老金制度针对特定人群进行重点宣传,放宽提取要求,建立产品准入和退出制度并促进信息披露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认知-意愿理论模型对农民投资商业养老保险决策行为意愿进行研究,信息方面考虑农民间小世界网络结构特性的关系强度和社会互动,认知方面考虑感知风险、感知价值和信任,意愿方面考虑保险购买决策中行为意愿。研究表明关系强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如果信息由强关系来源提供,农民往往对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信息的感知风险要低一些,感知价值和信任程度要高一些,从而影响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社会互动对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但是社会互动却对农民的感知风险、感知价值产生影响。感知风险、感知价值和信任显著影响了农民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以湖南省14个城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湖南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涵盖农民工个人特征、就业状况、家庭情况、城市融入感以及其他社保的参与等五大类,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政策建议。一、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农民工是指户籍是农民,跨地区外出的进城务工人员。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数据,201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3.73%。  相似文献   

11.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五条"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依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有了法律依据,但是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定,构建独立运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在个人账户制度下,农民工养老保险是看得见、可积累、可转移的养老权益,既可以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又可以与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接.依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12年武汉市调研数据,对样本地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对其城市融合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伤保险对城市融合的作用根据个人的经历而变化,实际上只有那些遭遇过工伤事故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对城市融合的正向影响才显著。另外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因素,结果发现,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概率变大;相对于制造业和零售、住宿餐饮业而言,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概率更低;在个体私营企业从业的农民工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概率更低。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文章对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覆盖率,从而加强其城市融合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我国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碎片化试点"等特征。建立健全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相结合形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路径和实现步骤主要包括:将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模式改革为"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固定工作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为城乡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新农保、城居保制度的整合力度,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运作;在此基础上,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为国民养老金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民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新农保"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人口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职业之间流动所产生的问题,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实质上是新制度如何增强失去传统保障形式的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苓玲  李培 《保险研究》2012,(2):121-127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一直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文章从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内涵入手,阐述了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制度框架和路径选择,同时还综述了国内学者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与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关系的新进展。最后,指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运用截面双重差分法研究《社会保险法》实施对外出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保险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在非公共部门就业的外出农民工(2011年时16~25岁)的社会保险参保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保险法》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外出农民工以及市内跨县并在非公共部门就业的外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保率的影响更显著。建议政府为农民工继续教育设立畅通渠道,提高其人力资本素质。本文有利于帮助政府科学明确就业保护法规的保护对象,为进一步完善就业保护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增进民生福祉与加强社会治理的关键要义。过往研究主要关注基本养老保险对幸福感的主效应,鲜有探讨异质性和中介效应。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的数据,利用有序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重点探讨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基本养老保险显著提升中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感,但对高收入居民的影响微弱;社会信任在基本养老保险参与和居民幸福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居民幸福感,我国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应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同时加快推进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制度和第三层次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努力为培育社会信任提供公平正义的养老保险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缺失等问题,以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以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为核心,进一步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工伤保险是当前农民工职业病最主要的保险补偿方式,然而制度设计上偏重普通职业伤害、忽视职业病患者特殊需求的现实,导致大部分农民工职业病患者都无法从工伤保险中得到足额的赔偿金来维持自身及家庭的正常生活。为保障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缓解因职业病而导致的致贫现象,建议根据当前外出务工农民的现实保险需求,完善这一群体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引入商业保险参与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保险补偿,构建以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为主体、商业雇主责任保险为补充的多元保险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劳动者和企事业单位缴费形成,它是养老保险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养老保险逃费对这一基础起着极大的破坏作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养老保险逃费问题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应缴费单位和个人都存在逃费现象,逃费形式花样百出,它直接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逃费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收入状况、养老保险主体行为和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克服养老保险逃费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改革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强养老保险管理部门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