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加快推进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日益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战略之一。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保险业的发展势必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但保险业是否有助于经济增长,依然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本文利用云南2003~2013年间相关数据对云南省保险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保险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正相关关系;(2)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存在一种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云南省经济增长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但保险业的发展并不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全国范围来看,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从三大地区来看,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地区差异.中国在未来需要制定更为完备的政策发展保险业,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然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逐步拉大,保险市场在地区发展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战略的实施,保险业区域发展平衡性问题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然而,有关研究多通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等指标来反映保险业区域发展问题,不能全面反映保险业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状况以及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发现保险业发展可以影响经济增长,但对于保险业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作用却鲜有涉及。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份[HTSS](直辖市)[HTK]在1999年~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方法进行了计量分析。我们发现提高保险市场上中小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市场份额的平方项和经济增长负相关,即中小保险公司份额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提高寿险深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财险深度的提高则会抑制经济增长。本文还构建了相对保险深度指标对全国样本进行分类,发现不同区域保险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区域保险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保险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对京津冀保险业相关的指标的分析,发现河北保险产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大致保险深度每增长1%,会带动人均GDP增长1.27%.因此大力发展河北保险业有助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尽管保险业发展可以通过改变要素积累速度和宏观效率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但源于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表明,对一些国家而言,很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带动了保险业发展。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82年~201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微弱的,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促进了我国保险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变。但保险业的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7.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关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的理论着重研究一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区域化是大国经济发展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观层面以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市场发育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区域内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与保险业增长之间的互动机理为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1982~2015年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以及保险业增长的关系,研究分析后得出: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与保险业增长相互机理关系中,保险制度变迁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宏观经济对保险业增长和保险制度变迁有贡献程度不高的正效应,保险业发展更多的依赖保险制度变迁;保险业增长对宏观经济增长贡献度尚未完全凸显等结论。为宏观经济发展、保险制度建设与保险业增长,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用1999年1季度至2011年1季度的数据,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我国保险业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和消费增长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保险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而消费增长对保险业的发展影响较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通过加大保险业发展来扩大消费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在区域均衡发展问题上,普遍强调量上的、绝对意义上的区域均衡发展,忽略了保险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发展。本文以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作为区域划分,通过将保险发展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利用非平稳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分析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构建了我国地区人身险和财产险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使用1996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重点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人身险和财产险需求地区差异的动态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与人身保险需求相比,财产保险需求近年来的"习惯形成"特征更为显著,收入水平的增长更有利于加快当前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东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身险保费收入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财产险保费收入具有抑制效应,与人身险相比抑制效应更大且更为显著。此外,保险公司数量、人均储蓄存款和城市化率也是解释差异的关键因素。因此,缩小保险市场环境差异和地区经济环境差距、加强保险市场和保险产品结构的协调性是缩小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pose a review of 85 empirical paper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ur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insurance‐growth nexus. When looking at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the insurance sector, most papers in the past have looked at the demand sid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explanatory variable among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mand for insurance). Because the role of the insurance sector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development is at the agenda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because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well recognized and emphasized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recent papers have examined the causality links between insur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insurance as a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寿险基准深度比"的分析框架下,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和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寿险业发展进行了横向比较,并对1998年~2010年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寿险业发展进行了纵向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各省的寿险业相对发展水平呈现出与传统判断不同的态势,从可比意义的"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寿险业发展水平"的视角来看,近几年中国寿险业发展开始呈现出"中、西、东依次递减"的趋势。基于此,笔者的政策建议是:从寿险监管政策的角度看,不宜再简单地提"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从寿险公司区域布局的角度看,不宜简单地提"中西部优先"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保险业作为金融中介以及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服务的提供者,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服务和转化储蓄而形成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市在1999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种单方程估计方法和多方程系统估计方法对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寿险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关系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估计,可以得到相对统一的结论,即寿险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正在逐渐降低;在财险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采用不同方法会得到具有一定差异的结果,结果并不稳健。  相似文献   

15.
As China adopted an im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obtain rapid economic growth, it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urgent to find out a feasible way to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afety network. This study measures the degree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s health insurance industry and explores the rationales by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health insurance purchasing behavior. 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based on a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from 2004 to 2014, to test the hypothesis. We find that the regional disparities would 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variables including age structure, education, income, availability of health resources, density of population, and substitutes.  相似文献   

16.
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依据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运用两部门模型,揭示了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传导机制,证明了保险业发展不仅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而且对非保险部门还存在溢出效应。结论表明,保险业增速每提高1%,将带动实际GDP增长率提高1.2154%;同时,模型回归结果也证实了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其他部门存在溢出效应的假设:保险业每增长1%,非保险部门增长0.0472%;初级阶段的保险业边际生产力低于其它部门的边际生产力。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边际生产力的提高,其外溢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保险业必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且现代金融企业越来越多的集中于某一城市和区域。本文从金融集聚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状况,对珠三角金融集聚情况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珠三角的金融业集聚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且珠三角各地区的金融集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周期视野对我国寿险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寿险业发展的宏观脉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寿险业的产品特征具有较强的亲周期性,通过HP滤波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后证实寿险业的周期性波动幅度比产险业显著。其次,对寿险业发展的当前态势进行了分析,维持了寿险业长期趋势向好的总体判断,但认为经济周期对寿险业的负面冲击效应较大,短期内寿险业难以恢复高增长态势。最后,对寿险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认为准确定位、改善监管和优化环境是促进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保险中介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和同属于西部民族自治区的新疆、宁夏、内蒙保险中介发展相比,广西与它们也存在一定差距。笔者通过全面比较分析四区保险中介相关业务经营数据,找出广西保险中介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了加快广西保险中介业科学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