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入世之后,表现更为突出.总的来说,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效率不高,原因有很多,其中,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试图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金融监管主体和客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解除信息不对称的措施,以期能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入世之后,表现更为突出。总的来说,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效率不高,原因有很多,其中,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试图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金融监管主体和客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解除信息不对称的措施,以期能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是由于授信主体较难获得受信主体的真实信息而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营造一个信息相对对称的信贷市场,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由国家提供部分担保、创建新型银企关系、完善中小企业资信等级评估,特别是建立中小企业集群,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性并降低银企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4.
王珺  高峰  孙楠 《保险研究》2013,(12):11-11
本文的目的是考察国内车险市场中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并试图分离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影响,即分离出二者对信息不对称的贡献。利用国内一家大型财险公司某省份2008~2009年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数据,论文通过Probit模型验证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同时,论文利用分组控制住了逆向选择(风险异质性)的影响,并利用对照组剔除了学习效应的贡献,证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市场中不存在道德风险;因此该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完全是由逆向选择贡献的。  相似文献   

5.
金融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形成与均衡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金融体系的两大基本问题,那就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接着对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形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配给的均衡问题.本研究对于金融监管部门采取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决策,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融衍生工具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性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其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金融衍生工具公司内部、交易者、经纪机构、监管者之间,从而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防范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要求金融业及相关部门增强风险意识,健全监管体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加强国际监管与协作,完善金融市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聚有助于中国企业外源融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有助于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外部融资供给。但基于我国代表性制造业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却表明,由于我国金融发展的体制性原因,产业的地理集聚水平与企业债务融资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外源融资行为主要受到了宏观金融环境、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从信息不对称在银行信贷交易中的表现分析入手,指出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银行信贷效能的发挥,并针对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如何减少银行信贷交易中逆向选择效应和防范道德风险,克服、消除信息不对称障碍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我国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70年代后,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经济理论的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突破.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一方比另一方占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由此造成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引发市场交易停顿.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银行等金融中介更为重要的存在价值在于其能够有效地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彭路 《金融研究》2018,454(4):88-103
农业生产的规律和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容易触发由偶然事件引发的金融道德风险,这些道德风险经农业供应链的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羊群效应和合成谬误集聚并放大,可能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这一论点,本文采用序贯博弈方法以及实证方法证明了基于龙头企业决策的农业供应链金融道德风险放大的可能性。为了防范农业供应链金融引致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可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力推行订单模式,强化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封闭式管理,积极融入农业供应链文化价值体系,并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监管。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市场脆弱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金融市场中,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市场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敏波  梁爽 《金融研究》2021,492(6):21-38
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日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关切。囿于数据频率,基于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评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中央银行及时进行风险应对,利用金融市场交易数据进行风险监测可极大程度克服滞后性问题。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特点,选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17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经验累积分布函数法分别构造了各子市场的压力指数,以各子市场之间时变的相关关系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特征,合成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金融市场压力状态进行识别。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有效反映样本域内的压力事件,并兼具稳健性、能逐日监测等优点,为监测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选择政策实施窗口和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文章概述了新制度的主要变化,明确了新制度下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结合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来提出依托于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信息公开路径,意在为新制度下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共同治理模式下的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需求与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受托责任以及三权分离的财务特征基础上,剖析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需求特征和供给动力,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所有者缺位以及信息需求的分散性、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以及政府监管能力有限等因素是导致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供给不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政府财务信息是从价值的角度对政府业务活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反映,是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政府财务信息包括政府财务会计手段核算和反映的财务结果信息、反映政府财务计划的政府预算信息等,它主要通过政府预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对外披露。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必须坚持或遵循及时原则、全面原则、适量原则、真实原则、易用原则和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金融信息化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摆在金融企业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本从金融信息化的紧迫性入手,分析了金融企业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自2009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和加强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开发并建立了“金融业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推进我国金融标准化建设、实现金融体系内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系统运行两年后,相关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金融合约设计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模型说明,隐藏信息、隐藏行动、逆向选择和风险态度是影响金融合约设计的4个主要因素,但这是在要素市场上的局部均衡分析,在此之上加入产品市场作了一般均衡分析,得出市场结构也是影响金融合约设计的因素。隐藏信息和隐藏行动的存在激励参与方签订债务合约;对于具有项目风险的逆向选择情况来说,参与方倾向于签订股权合约。  相似文献   

19.
李俊青  李响  梁琪 《金融研究》2020,478(4):147-165
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家庭对金融市场的有限参与是制约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5年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未能参与金融市场。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了私人信息和公开信息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以及两者的影响差异。基于2015年CGSS数据集的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拥有金融市场私人信息或者能够充分获取公开信息都会显著提升其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家庭获取公开信息的渠道越广泛,经由各种渠道获取的公开信息越多,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就越高。总体而言,充分获取公开信息比拥有私人信息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更大,这是源于个体对两种信息质量预期的不同。公开信息具有比私人信息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和更强的可验证性,这提升了家庭对公开信息质量的预期,为其提供了参与金融市场的更大激励。对中国而言,改善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率以及政策承诺的可信性有助于提升家庭对公开信息质量的预期,从而鼓励家庭参与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20.
从巴林银行倒闭到中航油、中石化衍生品交易巨亏,重新审视金融衍生工具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成为必然。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规模和比例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初衷为对冲风险,契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但由于其交易规则具有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实施效果亟待检验。本文采用金融衍生工具视角,探索了分类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工具会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包括外汇类和利率类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情境依赖,作用发挥呈现异质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股市处于熊市时,金融衍生工具均加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危机前则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当处于牛市时则无显著影响。此外,在市场化进程高、机构持股比例高时,金融衍生工具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检验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为探究其成因提供了新解释,也为未来系统性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