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使用2007年7月3日到2009年3月31日期间日度数据,从定价效率和信息效率两个方面讨论并检验了香港恒指衍生品市场的市场效率。研究发现:(1)信息效率检验显示恒指现货、恒指期货市场为弱式有效,恒指期权市场没有呈现出弱式有效的市场特征;(2)定价效率检验显示香港恒指期货、期权市场都是具有定价效率的衍生品市场;(3)恒生指数和其衍生品市场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符合成本交易假设,恒指期权收益领先恒指期货收益,恒指期货收益领先恒指现货收益,恒指期货和恒指期权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占据主导地位;(4)恒指期权市场的存在,完善了套利机制,增强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这个结论为中国持续连贯地发展股指衍生品市场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证据,因此笔者建议在沪深300股指期货平稳运行之后,中国应该适时推出同一标的指数的股指期权产品,形成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市场并行发展的股指衍生品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2.
韩国KOSPI200指数期权是全球最活跃的衍生品合约。本文认为,按期权权利金收取低廉的交易费用等制度创新是韩国股指期权10年来爆发性增长的根本原因。本文还深入剖析了股指期权推出后对股票市场波动率、资金面、投资者结构、市场操纵行为等方面的影响。韩国股指期权衍生品创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权证市场与即将推出的指数类金融衍生品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股指期货与期权市场的发展动向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球股指期货及期权场内交易发展态势及动向分析,指出全球股指期货及期权呈现出交易量稳居各类产品之首、交易高度集中于几家交易所的几种产品、中国概念股指备受关注、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等四大趋势,启示我们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研究股指期权,不但可以拓展期货市场发展空间,推动境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股指市场体系,而且是股票类衍生品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金融创新,金融深化步伐的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尤其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股指期权作为西方发展迅速成熟的一种金融工具,如今已经成为了交易所交易金融衍生产品中的主流产品,适时推出股指期权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内在需要。在中国股指期权呼之欲出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股指期权的经验,分析了股指期权推出对市场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勇  王娜 《海南金融》2006,(11):68-70
近年来,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飞速发展,其独特的投资者结构和严格的管理与细致的服务,特别是股指期货、期权交易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即将开启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主要介绍了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韩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股指期货凭借着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独特魅力以及良好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功能,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最成功的金融创新品种,并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与发展,国内外投资者均对中国的股票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在新兴的市场中赢得超额的利润。但是我国是否已经具备了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推出股指期货对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究竞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对此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股指期货推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所构造组合都能为基金公司等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不论多头股指期货还是空头股指期货,保护性策略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强。笔者建议,在股指期货平稳运行后,适时推出同一标指数的股指期权产品,为股指类衍生品市场系统而有序地运行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市场呼唤股指期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为88.7亿张合约,其中股指期货、期权成交量的比例超过九成。而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交易品种还都是商品期货。在资本市场逐步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中,推出股指期货已经变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股指期权产品合约规格设计的一般规律,对全球主要市场中股指期权产品业务实践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与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主要市场的股指期权以欧式行权与现金交割的方式为主,注重近月合约月份,在行权价格间距、行权价格序列、合约乘数以及报价单位的设计上会综合考虑它们对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合约编码主要采用交易代码、合约到期日、合约类型以及行权价格四个要素依次排列的结构。这些都为未来在境内市场推出股指期权产品,开展股指期权业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开展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能够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资产的流通和运转,以相对较低的转轨成本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但由于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且期货市场合约价值较大,普通群众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可以参与其中,保证金交易又极易扩大风险,缺乏对市场规律研究的交易经常性导致亏损,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本文对套利方法的简单介绍,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认识股指期货的作用和意义,理解套利交易的流程和基本方法,为期货投资提供基础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股票、股指期货跨市场信息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成为金融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结合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的风险关联特性,研究信息在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传导的一般规律,并分析了跨市场信息监管在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海外证券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具体运作体系,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特殊性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框架、流程和以跨市场信息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12.
左顺根  杜吉中 《南方金融》2012,(5):65-69,15
股指期货市场操纵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样地,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利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及对应的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操纵嫌疑只存在于期货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会减弱;当操纵嫌疑存在于期货、现货两个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相对会增强。而且,当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较强时,市场操纵的难度和成本都将下降。当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可能主要局限于某些个别的、离散的交易日内,系统地通过操纵现货指数来操纵期货市场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张金清  尹亦闻 《金融研究》2022,503(5):170-188
投资者对股指期货与现货有着不同的模糊厌恶,本文首先将此假设条件引入带交易成本的Garleanu and Pederson (2013)投资模型中,并以指数基金对冲策略为例,构建了一个股指期货动态对冲的理论模型。与非对冲策略相比,基于上述模型设计的对冲策略投资绩效更好,动态最优成交额占目标交易额的比例更小,目标成交额对收益率预测因子的敏感性更大。借助上述模型,本文选取2010年4月至2021年6月的中国ETF指数基金和股指期货数据,并以2015年9月股指期货管理措施实施为界进行区间划分,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A股市场的ETF投资组合进行股指期货对冲显著提升了投资绩效,但股指期货管理会削弱该作用;(2)投资绩效改善主要来源于交易成本的下降与目标成交额因子敏感性的提升,该机制受到股指期货管理的约束;(3)与Garleanu and Pederson (2013)、Zhang et al. (2017)相比,本文对冲策略保留“抗跌”特点的同时增加了“易涨”特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背景下应不断丰富股指期货、股指期权产品谱系,降低股指期货交易成本并完善持仓约束。  相似文献   

14.
张孝岩  沈中华 《投资研究》2011,(10):112-122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研究了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总体上不存在到期日效应;在中长期,股指期货推出则确实增加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减小。另外,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起到引导作用,其冲击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本文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开始平稳有效运行,对现货市场起到重要引导和价格发现的作用,但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投机性,加强对其监管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金融加速器理论认为,由于存在着摩擦成本,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是非对称的,体现为相对于扩张金融市场状态,紧缩金融市场状态下冲击的波动更加剧烈,由此产生加速效应。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系列对次贷危机期间S&P500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状态进行了计量检验,验证了其非对称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揭示了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衍生机制,旨在为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风险防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股指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价格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构建一个由策略交易者、趋势跟随者、流动性提供者以及套利者组成的多期多市场决策模型,分析在股指期货推出时间给定的条件下,推出前后大盘价格的变动。我们发现,股指期货的引入对股票现货市场的短期效应受市场跟风行为的强弱,即羊群效应大小的影响。当跟风程度较弱时,股指在期货推出前短期下跌,推出后继续下跌;而当跟风程度较强时,股指在期货推出前短期上涨,推出后则下跌。由于国内投资者具有很强的跟风倾向,该模型预测股指期货在推出前短期内将抬高大盘,推出后则压低大盘。另外,股指期货的推出也可能降低市场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7.
许荣  刘成立 《金融研究》2019,464(2):154-168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股市大幅下跌期间,对股指期货严格限制交易政策这一独特事件前后的高频数据,研究限制交易政策对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价格引导关系的影响。利用I-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限制交易政策实施前,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影响更强,尤其表现在价格急剧下跌时期;限制交易政策显著增加了期货市场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了期货市场的信息份额,削弱了其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影响,并且改变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助跌强于助涨”的影响模式,增强了股指期货在价格上涨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一方面直接量化了期货交易成本变动对其价格发现功能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从价格引导关系的视角提供了股市危机时期股指期货限制交易政策监管效果的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应用多重分形谱分析法和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MF-DFA)法,研究了新产生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多重分形性。通过对2942个股指期货最后十分钟结算价格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股指期货的收益率具有长程相关性和多重分形性,期货价格波动并不能用单一的标度指数进行充分描述。进一步通过将原始序列和转换后的收益序列进行比较,转换过程包括重排以及相位随机化,我们发现导致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多重分形性的两种不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厚尾分布是造成多重分形性的一个方面,但长程相关性才是引起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多重分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线性与非线性信息溢出,并检验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线性信息溢出方面,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只有线性均值信息溢出,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只存在线性方差信息溢出;非线性信息溢出方面,两个市场之间不存在非线性均值信息溢出,不过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方差信息溢出;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不过不同于成熟市场中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的结论,我国股指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占主导地位,而期货市场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