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2~2009年资金流量表数据资料,分析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部门收入份额变动情况。结论显示,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居民部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初次分配中功能性分配结构失衡是其主要原因。扭转居民部门收入份额下降趋势的关键是提高非金融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占比,减轻非金融企业和居民部门税负是未来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方向和重点,增加居民部门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初始财富格局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下降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理解这一问题的成因,是制定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政策措施的基础。本文认为,尽管我国改革初始的财富格局(国有资产、土地、资源等集中在国家)对GDP增长没有影响,但对收入分配格局及变化趋势则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2007年资金流量表,通过利息收入、土地出让金、国有企业利润等数据,对居民、企业和政府实际可支配收入项目进行了调整,并相应地还原了企业、政府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资产收益的作用。结果发现,资产性收益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影响显著,也说明了财富格局比劳动力报酬更有解释力。因此,要从根本上扭转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就必须改变目前国有财富占比过高的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研究中往往被忽视,本文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我国宏观国民收入分配比重逐渐向居民个人倾斜,企业和政府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在宏观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储蓄率保持高水平,金融总量快速增长。我国金融发展主要表现为金融总量的扩张,而金融发展总体水平仍滞后于金融总量的扩张。在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下,金融发展滞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山东省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增长空间,使居民消费增长动力减弱,全省消费率持续下降。本文对如何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山东省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增长空间,使居民消费增长动力减弱,全省消费率持续下降.本文对如何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财政收入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于财政收入过低,将会导致政府的各项事务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财政收入过高,又会导致对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带来影响.因此,研究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对策思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原因分析,提出了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收入分配自1980年代出现了加剧不平等的趋势,塞斯等人利用税收资料建立一个长期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份额时间序列,利用其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考察收入变动与股市指数的关系,发现股市是造成收入份额增长的一个因素,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对不同收入组别与股指的相关系数的比较,发现收入阶层越高,其受股市影响程度越大,这也验证了收入越高其在股市中的投资比重越大,其收入增长来源越多地依赖于股市。通过时变参数模型度量了股指对收入份额的弹性系数的动态过程,发现自1981年开始弹性系数略有上升,其原因可能与税率下降及投资热情有关。  相似文献   

8.
杨天宇  朱光 《金融研究》2015,485(11):21-39
资金流量表数据表明,劳动报酬上涨对2008年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了解释国民储蓄率演变趋势的劳动报酬假说,认为2008年以来的国民储蓄率持续下降是居民劳动报酬上涨推动的。具体来说,居民劳动报酬上涨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增强了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造成居民储蓄率下降;居民劳动报酬上涨导致企业支付劳动报酬占比上升,企业储蓄率下降;而企业支付劳动报酬占比上升又导致政府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支出,政府可支配收入比重和政府储蓄倾向下降,进而使得政府储蓄率下降。基于2008—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上述假说。基于本文的理论假说和经验证据,我国国民储蓄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为了对冲储蓄率下降带来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由投资驱动型转变为消费驱动型,当前稳增长政策的着力点需要由投资数量转变为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9.
杨天宇  朱光 《金融研究》2020,485(11):21-39
资金流量表数据表明,劳动报酬上涨对2008年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了解释国民储蓄率演变趋势的劳动报酬假说,认为2008年以来的国民储蓄率持续下降是居民劳动报酬上涨推动的。具体来说,居民劳动报酬上涨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增强了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造成居民储蓄率下降;居民劳动报酬上涨导致企业支付劳动报酬占比上升,企业储蓄率下降;而企业支付劳动报酬占比上升又导致政府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支出,政府可支配收入比重和政府储蓄倾向下降,进而使得政府储蓄率下降。基于2008—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上述假说。基于本文的理论假说和经验证据,我国国民储蓄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为了对冲储蓄率下降带来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由投资驱动型转变为消费驱动型,当前稳增长政策的着力点需要由投资数量转变为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不足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消费不足则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的收入分配格局偏向于政府,政府收入增加挤压居民收入所造成。税收是政府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现行不合理税收体系是导致居民税负较重、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未来应该逐步降低流转税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提高收入税和财产税等税种的地位,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体系,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