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闫涛  孙涛 《济南金融》2009,(6):71-73
基于人们对股票市场波动"利好"利坏"消息反应程度的不同,本文利用国外证券市场比较成熟的非对称ARCH族理论,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建立了ARCH、TARCH、E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得出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坏消息会导致比好消息更大波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上海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们对股票市场波动"利好""利坏"消息反应程度的不同,本文利用国外证券市场比较成熟的非对称ARCH族理论,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建立了ARCH、TARCH、E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得出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坏消息会导致比好消息更大波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必须面对的问题,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存在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本文以安徽省和江苏省为例,分析了两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两个省份对统一货币政策存在的不同反映。建议在统一货币政策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制定适度差别的货币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GJRGARCH -M模型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响。在划分时段分别建模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对消息的反应不同于现存文献 ,对此我们提出了新的解释。此外 ,我们的结论也为中国股票市场投机成分不断趋于减少、投资者不断成熟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讨论始终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不能仅局限于国际货币联盟中,它们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地区内部。但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地区特别是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因此,本文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基于前景理论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前景理论及其扩展研究不同货币政策下人们的行为选择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货币政策下,收入水平和边际利得的不同会促使人们相应地调整参考点和权重,使总价值函数处于不同的位置(税收和通胀也都对参考点和总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于振玫 《上海金融》2003,30(5):17-19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研究了货币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问题。首先分析了货币传导机制非对称性的存在的原因和其表现形式,认为我国的货币传导是通过信贷渠道展开的,并从预期、银企关系、我国企业结构、信贷配给与财政传导的比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传导的现状及存在非对称性的原因,提出解决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应着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消除信贷配给、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GARCH事件模型对涨跌幅限制政策实施前后市场波动的结构性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涨跌幅限制政策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非常有限,同时,涨跌幅对A股市场和B股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相反.因此,涨跌幅限制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发挥比较大的稳定作用,应该适当修正或放宽该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GARCH事件模型对涨跌幅限制政策实施前后市场波动的结构性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涨跌幅限制政策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非常有限,同时,涨跌幅对A股市场和B股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相反。因此,涨跌幅限制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发挥比较大的稳定作用,应该适当修正或放宽该政策。  相似文献   

10.
对于货币供应量冲击的累计响应,制造业为正且最大,然后依次是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最小,金融业为负。对于实际利率冲击的累计响应,交通运输业为正且最大,然后依次是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最小,批发零售业为负且最大,住宿餐饮业次之;对于有效汇率冲击的累计响应,制造业为负且最大,然后依次是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最小,金融业为正且最大,房地产业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