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毅 《南方金融》2012,(5):27-31
本文以我国1984-2008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总体上是相宜的,制度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外贸依存度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促进作用,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因,金融是促进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创新金融支持机制等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大力提升农村内生性发展动力,真正释放农村真实有效的信贷需求。尽快研究制定我国“新农业基本法”和“新农村金融普及法”,以保证农业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农村金融制度由政策强制转为市场诱导变迁。在农村发展政策选择上,采取短期、中期、长期决策“三管齐下”,即短期决策拟继续推行“减免”、“补贴”和转移支付政策,降低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村高收入者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求尽快遏制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收入增长徘徊、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中期决策是在有针对性地鼓励劳动力转移和土地相对集中经营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0~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私人部门信贷和政府的金融干预方面。扩大私人部门信贷规模、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及减少政府的金融干预都有助于就业的增加。同时,金融发展还有利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等金融中介间接参与金融市场投资。投资者和金融中介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转嫁倾向使得金融中介的投资决策并不总是以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金融中介的风险转移倾向容易导致风险资产的均衡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引起资产泡沫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农村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及信贷效率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首先基于帕加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选取与经济增长率相关的且能反映农村金融市场融资能力的金融指标,其次基于这些金融指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在统一的框架内综合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情况,并定量分析农村经济增长与信贷、投资间的互动过程。计量结论显示在长期信贷与优化的金融结构、完善的金融融资渠道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但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不能内生吸引信贷资金。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在于发展高效农业,监管部门要通过指导意见改善农村金融结构与金融渠道、促进信贷支农特别是支持乡镇企业的投资,以此为基础实现农村产业与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元多值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依据湖南省50个县(市、区)1059个农户样本数据,考察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户信贷约束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农户参与农业供应链金融能够缓解供给型与需求型农户信贷约束,缓解效应随着农户收入增长、金融发展和农户社会资本提升而减弱,机制检验证实了信息对称、信用等级、交易成本、抵押替代在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鉴于此,需要在创新模式、优化环境以及加强引导上着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会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绿色信贷可以通过抑制金融创新水平和增加风险集聚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抑制金融创新水平→增加风险集聚”的链式中介效应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其中,增加风险集聚的独立中介渠道最为突出;基于分样本分析发现,大规模银行的绿色信贷可以通过抑制金融创新能力和增加风险承担水平两条独立中介渠道对盈利水平产生消极影响,小规模银行的绿色信贷可通过提高金融创新水平对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而且将其放在“五个统筹”之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服务,金融要加大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9.
周高宾 《海南金融》2011,(7):4-7,12
本文以托达罗模型为框架,在“双二元”假设下,构造了劳动力转移的数理模型,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市化以单纯的人口迁移和农民工进城的方式展开,表现为粗放式的城市化.只有提高现代工业部门生产效率,同时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农村,加快产业...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如何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城镇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当前金融改革发展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选取1991~2009年广西农村相关经济变量年度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农业信贷支持了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利率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农村劳动生产率三个变量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极其重要.接着对农业经济增长金融排斥程度进行了测算,最后就广西农村金融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社会福利理论,运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演财政支农的福利模型,对2004-2016年中国13个农业大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价格机制使中国财政支农"逆向"调节了城乡居民福利,限制了农民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扩大了城乡居民福利差距.此外,中国农民收入结构和农业总支持率的证据也表明,亟需调整财政支农的转移支付政策,切实改善农民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3.
徐峻 《海南金融》2011,(4):82-85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一些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显,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的缺乏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障碍.要突破风险这一障碍,需要从农村金融风险的根源出发,根据不同风险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以实现有效提高农业投入产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掀起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地制度改革,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体系;另一方面还应将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二者的改革与创新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发展农地金融业务,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地票交易、农地承包权证券化等多样化农地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广西历年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情况,运用VAR模型分析方法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扩大广西金融发展规模和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短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长期反而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二是提高广西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和推动做大金融规模的同时,要调整金融支农结构,不仅要加大对涉农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而且要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使得金融资源惠及更多需要金融服务的农户,真正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徐尚昆  王璐  杨汝岱 《金融研究》2022,504(6):133-152
本文以《农村土地承包法》在省一级层面的实施作为政策冲击,研究稳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农业生产效率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稳定的农地承包经营权能够增强经营主体对未来的确定性预期,保障各方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活跃土地流转并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第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促进了农户转出而非转入土地,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主要源自稳定产权的直接激励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稳定的农地产权能够促进土地有效流转,优化农户农业生产与劳动配置决策;第三,地权稳定性改革有效缓解了因人口流出与区位劣势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率损失,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务工收入以及整体收入水平。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清晰的产权设计、合理的预期管理是实现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缩小后扩大的“U”形趋势,且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效果大于其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农村劳动力转移越多、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效应越明显。把全国样本分成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三部分进行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基于此,应在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方式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现行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内部的转移和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个实体经济体的最适配金融结构,内生决定于该实体经济的禀赋特性。从经济结构内涵而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农村要素禀赋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构成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禀赋特性,小企业和新创办企业是农村城镇化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从金融交易特征观察,农村城镇化聚集了众多小企业成长所引致的异质性融资需求,与之相关的金融契约,有别于现行的二元金融系统,其资金需求规模小,企业家风险突出,这决定了适配农村城镇化的金融制度,不可能在现有二元金融系统中单独依靠对某种金融机构的改造而确立。为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必要建构“区域性”的“政策导引的商业金融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小额信贷的风险甄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