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有一则大家熟知的经典故事:中美两国两个年纪相当的老太太,有一天都来到了天堂,上帝问她们在人间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中国老太太说,她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好不容易用一生的积蓄买了新房,昨天刚搬进去,今天就上了天堂;美国老太太说,她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住了一辈子新房,昨天刚  相似文献   

2.
还记得“美国老太太”吗?就是那位贷款买房享受了30年,最后进了天堂还不忘调侃省吃俭用一辈子临死才住上新房子的中国老太太。这位美国老太太最近日子不好过,我们央行的周小川行长批评美国人不会储蓄,所以才导致金融危机,也就间接批评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美国人自己也在批评她,说都是她害的,大家有钱的没钱的都贷款买房,所以才导致次贷危机,最后弄得大家不但房子没住上还丢了饭碗。我在这里却要为这位老太太鸣不平,要是没有她们的超前消费,美国就不可能有近30年的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3.
《金融博览》2010,(20):24-25
一提到消费和贷款,许多人都会想到那个被谈论了千百遍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美国老太太信奉的是消费文化,也就是零储蓄文化,早早住上别墅,慢慢还钱;  相似文献   

4.
还记得"美国老太太"吗?就是那位贷款买房享受了30年,最后进了天堂还不忘调侃省吃俭用一辈子临死才住上新房子的中国老太太。这位美国老太太最近日子不好过,我们央行的周小川行长批评美国人不会储蓄,所以才导致金融危机,也就间接批评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美国人自己也在批评她,说都是她害的,大家有钱的没钱的都贷款买房,所以才导致次贷危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前,一个美国老太太的购房故事在中国媒体上广为传播,相信很多中国人很有感触,开始怀疑自己的消费理念和生存价值。2008年10月3日,路透辛辛那提报道,俄亥俄州一位90岁的老妇试图开枪自杀,因为她在丧失房屋赎回权之后,面临的是被逐出居住了38年的房子的窘境。是此一时彼一时,还是美国的经济模式从根本上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6.
某报刊登一则小幽默:中、西方两位老太太在同一日升入天堂,中国老太如释重负地说:我辛劳了一辈子,昨天总算用全部积蓄买了一套房子;西方老太说:我昨天刚把年青时买房子的贷款还完,已享用了一辈子。这则小幽默精辟地道出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消费观念的差异。 消费信贷对银行、商家和消费者都有好处,此等利国利民的政策也已经出台一段时日了,为何没有红火起来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的制约。有一分钱过一分钱的日子,这句俗话代表了中国人“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习惯。中国的老百姓对借钱消费还缺乏足够…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份固定养老收入的老年人不断增加,经济自立意识不断增强。但他们在个人理财方面出现不少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资产安全和老人晚年生活质量。1.传统观念不更新,不适。有个故事,说两个不同国籍的60岁老人在一起交谈。一个是中国人,他如释重负地说:“我今天终于集够了买一套房子的款项”。另一个是美国人,他却得意地称:“我今天终于还清了买一套房子欠下的债务”。两位老人看起来都是花甲之年圆了购房梦,但中国老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得到这套房子之后又能享受多少时间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从这位美国…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前,一个美国老太太的购房故事在中国媒体上广为传播,相信很多中国人很有感触,开始怀疑自己的消费理念和生存价值.2008年10月3日,路透辛辛那提报道,俄亥俄州一位90岁的老妇试图开枪自杀,因为她在丧失房屋赎回权之后,面临的是被逐出居住了38年的房子的窘境.是此一时彼一时,还是美国的经济模式从根本上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20年前,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谈起了在人间的一生。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把住房贷款都还清了。“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也许就是从这个故事开始,百姓终于开窍,一改传承千年消费“过去”的理念,开始消费未来,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相似文献   

10.
一条街上有三个水果店。一天,有位老太太来到第一家店里,问:“有李子卖吗?”店主见有生意,马上迎上前说:“我这李子又大又甜,还刚进回来,新鲜得很呢!”没想到老太太一听,竟扭头走了。老太太接着来到第二家水果店,店主马上迎上前说:“我这里李子有酸的,也有甜的,那您是想买酸的还是想买甜的?”“我想买一斤酸李子”,于是老太太买了一斤酸李子就回去了。  相似文献   

11.
房子是用来做成什么的?也许不少人会对提出这一问题感到好笑:做什么,住人呗。古人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说的是房子是用来供人住的。现代汉语词典也这样解释房子:有墙、顶、门、窗,供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就“房”字结构来分析它的本义,也应该是:为天下千千万万住“户”居住提供“方”便的地方。然而目前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炒房热潮却使房子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似乎房子不是供人居住的,而是供人炒作的。  相似文献   

12.
曾经一则极富表现力的“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的故事,犹如重石激起了百姓心中的消费浪花。从那天起,国人一夜之间学会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消费”一词开始格外引人瞩目。与此同时,美国人又创造了另一个更具魅力的神话——“花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与之不同的是没有揭开自己的底牌而已。  相似文献   

13.
"以前一年一报销实在不方便,不仅来回跑腿报销麻烦,我还老容易丢单据。"70多岁的北京市民李玉梅老太太告诉记者,前些年有一回因为自己不小心,丢了5000多元的看病费用单据,只能自个儿认栽了。“去年又丢了J80元的单据。”李老太太说,“今年开始用上社保卡就好了,每次只需交自付的钱,再也不害怕丢单据了,而且不用来回往返报销,宴实在存方便了我们老百姓。”  相似文献   

14.
晚唐著名诗人祁县人温庭筠的《乾潠子》中有《扶风窦乂》一文,讲到一个故事,在长安城有一位胡人名米亮,穷极潦倒,一位富人乂,常常予以资助,一过七年。有一日乂又见到米亮,米亮仍然衣食困难,乂又给钱五千文。米亮感激万分,对人说,亮终有所报大郎。时隔不久,米亮突然找乂说:崇贤里有一套住  相似文献   

15.
俭以养德     
列宁喜欢利用假日到郊外旅行.有一次到了目的地,下车后大家一起去选择住宿的地方,‘依里奇,我们到这栋房子里去借宿好不好?“一位同志指着一座漂亮而阔气的房子说.“不去!“列宁拒绝了,他指着一栋很朴素、很小的房子说:“我们到那里去吧!“于是大家随着列宁在一家普通农民家里住下了.列宁对主人说:“什么也不要,我们就睡在干草上.“这件小事是列宁日常生活简朴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争鸣     
《金融博览》2012,(16):10-11
房子千万别买,手上有空房子赶快卖掉,2015年中国社会将进入老龄化阶段,到2012年人口将会下降,现在没有必要去买房子冒险,不要做发财梦,现在把房子卖了,一辈子开心。“——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厦门大学EMBA鼓浪屿名,家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  相似文献   

17.
给予     
吴语 《理财》2005,(9):81-81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向老板辞行时,老板舍不得他走,问他是否能帮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  相似文献   

18.
房子是用来做成什么的?也许不少人会对提出这一问题感到好笑:做什么,住人呗。古人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说的是房子是用来供人住的。现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19.
晋陕新农保“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了这点钱,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去年在陕西宝鸡市向一位已领取了养老金的农民老太太提出的问题,老太太说:“以前没这个钱的时候,我只能吃辣子面,现在有了这个钱,我能吃上臊子面了。”她的回答让尹部长对这个制度的实施放下了一大半的心。  相似文献   

20.
一位医保经办窗口的工作人员,在义务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医保业务之后,引发了一连串关于医保便民业务和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思考。如果您也有类似感悟或好的建议,欢迎发送邮件到colat@126.com,以便与广大读者共享。去年7月的一个下午,我所在的医保窗口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位老太太打来的,说是医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