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以后,监管机构对银行监管资本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划分,以加强资本对损失的吸收能力,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等作为合格的创新资本工具重要性日益凸显。创新资本工具本身具有"似股似债"的特性,给会计确认及后续管理带来挑战。本文依据财政部《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与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抓住创新资本工具会计分类这个核心问题,重点探讨了到期日、股息支付、回购选择权、可减记或可转股等条款对分类结果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披露列报、每股收益计算等问题,最后从银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创新资本工具会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巴塞尔Ⅲ对资本工具的新要求,总结国际经验,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方向。巴塞尔Ⅲ推出后,国际大型银行资本工具创新主要集中于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减记"和"转股"条款设计是创新的主要方向,永续性和派息非累积是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创新的重点。中国商业银行可创新发行优先股、可减记永续资本债、可转换一级资本工具、可减记次级债券、可减记二级混合资本债券、新可转换债券、二级可转换或有资本债券等新型资本工具,优先选择二级资本工具创新发行,积极探索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创新发行。  相似文献   

3.
当前资本市场出现的可续期债即为永续债,备受市场关注,创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融资方式更加多样化,发行永续债能够改善发行人的资本结构,从而有效缓解部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推动因素。目前,我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资本、实体经济越来越不协调的问题,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现象正在逐步侵蚀我国社会经济的机体,已引起了政府、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审思欧债危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的表现及成因,并从制度建设、风险防范、过程监测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构建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推动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拓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一直是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2019年,首单银行永续债推出,优先股发行条件放宽,资本工具认定标准完善等,都为商业银行创造了良好的资本补充环境。回顾2019年,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更趋丰富,永续债已迅速成为资本补充的重要方式,展望2020年,在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等持续发力的基础上,大中型银行仍将是主力,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将日趋优化。  相似文献   

6.
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资本具有吸收损失的能力.为了达到巴塞尔协议Ⅲ中资本构成的要求,我国推出了减记债这一新型的资本工具.减记债在补充资本、促进商业银行稳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减记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如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资本工具本身设计的不合理、市场和投资者的接受程度以及如何减少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被引入资本市场,受到了国外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1.5%,对非系统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0.5%。这个试行办法的实施促使各大商业银行需要创新型的资本工具来提高其资本充足率,这种资本工具就是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二级资本债。减记二级资本债作为商业银行的应急救助资本,2014年之后开始市场上陆续出现大量的二级资本债。本文应用减记债的主流定价模型之一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对模型的基本参数进行合理设置,从而得出该减记债的最终定价。通过对根据模型定价出的减记债和市场上由于资金供应形成的价格对比,从而分析该减记债定价的合理与否,给监管者提供一个定量监管商业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其实就是营运资本的管理过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资本,资本的营运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和起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运用"良好的营运资本管理"增强企业本身的效益,是一个值得论述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宋玮 《金融博览》2012,(23):16-17
欧债风险的冲击更加显现2012年不断升级恶化的危机通过资本流动和贸易渠道对新兴市场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一方面,新兴市场资本大量外流,本币迅速贬值,外汇储备缩水,外债负担有所加重;另一方面,受美、欧、日经济衰退影响,新兴市场出口大幅萎缩,投资和消费需求受到拖累,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金砖四国"概莫能外。IMF于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  相似文献   

10.
"十年来,"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多次被列入中央文件,足以表明其备受重视的程度;而十八大的简明表述,特别是与十六届三中全会相比,则表明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进入继续积极稳妥推进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