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蔓延为全球经济危机,至今欧美国家仍在寻求救市手段用以防止经济的衰退.次贷危机爆发的经济原因已表面化,可是从美国政府监管模式上看,美国金融业市场化的无序竞争与美国政府放纵式的金融监管对金融危机发生并在全球蔓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金融法律监管体制中的欠缺,我国金融业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对当前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反思,构建完善的监管协调机制已成为混业经营背景下维护金融稳定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对危机后不同监管模式下各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对比分析,总结各国监管协调机制的改革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7年肇始于美国蔓延至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使全球经济发展遭遇重创,但同时也为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全面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金融监管理念错位、金融监管失误、金融监管手段和技术滞后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些观念已经在世界各国政府达成共识。2009年以来,各国相继出台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和措施,旨在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随着美国政府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利美(FannieM 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收归国有,标志着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爆发。随后,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相继受到影响。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大,程度之深,让人们措手不及,为缓解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各国纷纷出台救市政策应对危机。2008年9月,美国政府推出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2009年初,美众议院投票通过了旨在拯救美国经济的总额819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方案,法国出台3600亿欧元金融救援方案,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中,金融监管制度性缺陷、监管漏洞和监管效率低下等是危机深化的重要因素;在危机的救援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成为英美等国的重大政策举措.为了防范风险,夯实应对金融危机的体制和政策基础,中国应该着力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努力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与安全,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进而保障金融安全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系统性风险的重视和对金融监管框架的反思,以逆周期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为主要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逐渐兴起,成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作为金融监管的新框架,宏观审慎政策已成为我国金融调控的又一重要支柱,逐步形成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中央银行宏观政策体系。本文从宏观审慎政策理论发展出发,结合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实践,提出健全中央银行"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金融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加上金融本身的高风险性都决定了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同时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明显显现出来。因此,本文对次贷危机爆发的金融监管层面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国际金融监管层的改革,同时结合我国现状,探究国内金融监管在今后的发展完善之路,是本文最后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10月6日.在距G20匹兹堡金融峰会达成的暂不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共识后的10余天时间,澳大利亚在全球率先宣布加息25个基点,令世界各国感到震惊。一石激起千重浪,各国经济刺激政策是否需要退出,何时退出,以何种方式退出。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重创欧美金融业,也给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严重伤害。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的反思,催生了监管规则的新变革,欧盟、美国分别采取改革措施,强化金融监管,甚至规范金融业高管薪酬也成为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讨论的重要议题。2008年6月28日,中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今年3月中国加入巴塞尔委  相似文献   

10.
<正>一、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监管主要新动向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是至关重要的,2007年以来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尤其说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需要合理有序的金融监管。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入后危机时代,为了应对这次百年难遇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各个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组织都出台了新的监管政策。回顾一下,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