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财政支出通过生产环节和分配环节两种渠道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本文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及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建立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并通过2000~2011年全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对照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地方财政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增长效应显著,转移性支出的消费增长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甘谷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占全县总人口91%的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消费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是制约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甘谷县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特征,剖析制约农民消费的因素,并对如何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提出对策建议。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特征(一)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结构日趋合理。2010-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选取1993-2012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的相关数据,依据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建立了3个计量经济模型,结合理论和实际对模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持久收入假说及消费函数模型比较符合当前陕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实际情况,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2013-2018年陕西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结合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肖毅  石海峰 《海南金融》2009,(6):22-25,36
扩内需、保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建省以来,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偏低。本文从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现状着手,分析了影响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并就如何启动农村市场、对提高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金融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数据选择与基本分析为了进行实证分析,我们选择1990-2006年间的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农业贷款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数据根据2000-2006年株洲市统计年鉴和2000-2006年株洲市金融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整理而得。1.总量增长趋势明显。从1990年至200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9%,尤其是1991、1993、1994、1995、1996年的农村居民增长速度比较快,2006年末,人均纯收入达到4366元。在收入增加的推动下,同期农村消费总量呈现连年持续攀升走势,消费增速最快的两个区间是1993-1996、2001-2006,这两个区间的曲线斜率较大,这意味着其边际增量(即消费增加额)较大,到2006年末,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达3333元,是1990年的6倍左右。2.消费结构有所升级。不仅个人消费总量发生了变化,消费结构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食品支出与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下降,恩格尔系数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在上升,表明农村居民饮食消费逐渐从“吃饱转向吃好”。二是交通和通信支出是农村居民消...  相似文献   

6.
刺激农村消费需求已成为经济学界和实际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储蓄存款、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农民消费领.向的分析.发现了农村居民的现实消费能力;通过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的对比分析和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分析,找到了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问巷调查和农村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论证,揭示了农村消费需求的“观期动力”和“永续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农村聚集着最大的消费群体,被称为“超级消费市场”。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的消费水平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80年代的35%下降到现在的20%。就目前的消费水平而言,5个农民只能抵1个市民。从消费的程度看,农村要比城市落后10年,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这个差距还要大。虽然大多数农民已经接近小康生活,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还相当低,直接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益阳市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和特点益阳市地处湘中偏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全辖8个县(市)区,农业人口367.6万人,占总人口的80%,农民人平耕地面积近1亩,2006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89.16亿元,占GDP总量的27%,农民人均纯收入3371元。2005年以来,该市开始实施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带动了农村消费(详见附表)。调查显示,益阳市农村消费尚处于一种低级的初发阶段,主要表现在:1.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而农民消费率却不断下降。据调查,益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105元上升到2006年的3371元,按理说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率(消费占GDP的比重)应当随之提高,但实际上消费率却从2001年的44.33%降低至2006年的26.31%,近年来消费率的下降还有增速的趋势。2.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001-200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13%,但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5.98%。3.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大。2006年,该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406元,仅为城市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0882元的22.1%。4.从消费结构看...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居民消费是整个国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健康运行。为此,本文选取1990~2013年这2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为因变量,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指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自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它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增强,我国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21年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3.7倍,居民储蓄存款增长282倍,消费环境和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显提高。但是,在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之间收入、消费差距过大,城乡居民内部之间收入贫富悬殊问题逐步明显,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防止因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而偏离、危害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78—2003年我国各省份城市及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差异,各省份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问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作了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这25年间:(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人均储蓄指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3)1978-2003年,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消费)绝对差距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则一直是全国城乡收入比和消费比(即相对差距)最大的地区。本文还从耐用消费品的实物拥有量上验证了上述结论。最后文章指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收入上的区城差距、城乡差距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效率法则、优胜劣汰的一种必然结果.而且对于我国可能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客观存在;政府的作用空间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不使这些差距过大,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我国为扩大农村消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调查安康市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特征、影响因素、以及近两年国家支持农村消费增长的政策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消费者行为变化对农村消费需求总量、消费结构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1993~2010年的数据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和各类型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其他各类型的收入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却没有得以体现。所以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过程中应从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着手改善收入结构,进而扩大内需,更好的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一影响农村牧区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 1.农牧民收入低、需求层次低。2008年.阿鲁科尔沁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700元,农牧民收入增幅不高.直接影响购买力水平的提高,造成农牧民消费需求较低。目前农牧民收入主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只有愿望和要求.但往往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部分,农村消费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和开发余地。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还能进一步刺激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分析该市农村消费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内江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得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等,提出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我国农村消费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根据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表现,其平均消费水平并不高。就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来说,极易受到当下收入水平等影响,必须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因此,本文作者以收入、消费的协整检验为媒介,客观地探讨了我国农村消费水平的计量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一、金融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择与基本分析 为了进行实证分析,我们选择1990-2006年间的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农业贷款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数据根据2000-2006年株洲市统计年鉴和2000-2006年株洲市金融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影响居民消费因素相关理论,选取了四个重要的相关指标,运用经典的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计量分析,从最后结果可以得出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扩大居民消费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对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均产生正向的"挤入效应",由于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导致其对农村居民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因此,在坚持加大民生性财政投入的同时,适当对农村民生领域予以政策倾斜,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内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对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巨大。通过VAR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变量变动时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具有较明显的时滞。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由其自身解释,农村金融深化因素在当期和下一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的相对贡献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