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得益于中国农业银行IT系统设计对日志建设的长远规划,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日志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大限度地挖掘这些海量日志所蕴含的价值。结合系统运维对故障监控和预判的需求,本文对应用日志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探索,建立了动态的监控模型,可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并在部分故障发生前发出预警信号,实现早预警、早处置。一、背景及分析思路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普及,银行业务电子化程度和连续性要求将  相似文献   

2.
数据中心是整个交通银行IT系统的运维单位,负责维护儿千台(套)计算机、存储、网络没备以及百余种生产应用系统,这些没备和系统每天产生海量的运行日志。由于缺乏日志的保管和分析工具,导致大量日志数据被分散保管,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应用系统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日志数据,这些日志种类繁杂,格式多样,散落在生产系统的各个角落,往往只有在系统出现问题时才会临时到日志中去查找和分析,大部分日志数据都会在暂存一段时间后被永久清理。本文针对商业银行日志分析面临的数据量大、日志格式不规范、存储分散及用途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日志分析的商业银行应用系统画像架构,能够实现对日志文件的有效分析,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来指导生产、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在日常运维管理中,建立了变更管理、问题管理、事件管理三大运维管理系统,这些管理系统记录了大量的系统运维日志数据。使用这些日志数据对系统进行分析,能帮助运维人员提升运维效率和运维精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商业银行系统运维日志数据,对日志数据进行评价指标提取,建立了评价指标与系统特征对应关系,构建了应用系统运维评价模型,并提出基于运维日志应用系统的系统体系,为商业银行应用系统运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分布式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推进下,商业银行应用架构复杂度越来越高。传统的IT专业监控仅聚焦于机房动力、硬件设施、系统网络及应用层的IT资源监控。在数据中心高可用架构部署下,单纯的IT资源损耗无法全面体现银行各类业务产品的对外服务影响情况,因此难以实现数据中心快速响应客户影响事件的需要。为提高数据中心的生产运营感知能力,进一步保障银行业务连续性,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传统IT监控基础上,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开启了业务交易监控系统建设。依托hadoop、flink等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落地,实现了交易日志的实时采集和秒级多维聚合统计,通过交易率、成功率和响应时间等黄金维度综合度量服务的健康状态。相应地,海量时序数据存在数据量大、数据密度低等特点,如何对千万级别的时序曲线进行有效监控成为数据中心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李祯 《中国金融电脑》2010,(6):64-66,79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IT系统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在拓展银行业务、确保稳定生产、控制业务成本和风险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工行IT系统数量不断增多、复杂程度不断增大,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一个或多个系统的综合质量成为IT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业务日益丰富,IT技术飞速发展,银行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和应用系统规模不断扩张并且日益复杂,交易量不断创出新高,应用支持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也呈现出飞跃性变化。笔者先对当前应用支持运维服务工作现状进行简单描述,说明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 Service Standard,ITSS)数据中心标准中对运维服务内容多层次的要求,进而阐明应用支持工作可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实现不同层级的内在价值.从而构造出应用支持的多价值模型:  相似文献   

8.
在完成大规模IT建设之后,复杂的IT环境使得银行业的IT管理面临更多挑战。从业务角度看,业务部门希望能够更快地推出新产品,要求IT系统灵活快速并且稳定可靠。从数据中心角度看,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应用系统更为复杂多样,但数据和资源却不能共享;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性能却得不到充分利用;IT管理和维护费用居高不下、运行成本不断攀升……针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银行业务的持续创新,业务量不断增加,支撑银行业务的应用系统也在不断地扩充,IT运维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在银行应用开发中,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一方面IT人员抱怨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不明确或经常变动,造成系统开发量增加甚至延迟上线;另一方面,业务人员又解释说,应用的需求是在讨论与开发中才能逐渐明晰的,并且抱怨IT人员项目管理不到位,在系统架构的设计上缺乏灵活性,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