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普遍被认为是典型的金融中介。但存贷款过程中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显示,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并非来源于存款人的存款,而是银行"无中生有"创造的,从而否定了"银行是金融中介"的传统智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被认为可能替代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不含互联网银行)才具有金融中介性质,它们只是帮助实现银行所创造资金的转移,从而不可能替代银行。认识到银行的非中介性质,一方面可使我们对银行业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又能使我们看清银行面临的真正挑战,从而找到银行创新的真正焦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风险调整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浙江金融》2007,(3):25-26
问题的提出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中介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对金融资源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现代金融中介功能观认为,风险管理是银行金融中介的核心业务,银行总是持有并管理风险资产,而随着银行新业务的拓展和衍生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职能大大加强。银行金融中介风险管理功能的增强和信息技术的变革极大推动了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安民同志在《银行创造自身资金来源两个问题答疑》(以下简称《答疑》)中提出,银行存款"并不是银行手中的钱,而是存款者手中的钱,既然不是银行手中的钱,那么就不存在着银行用存款的问题,存款对银行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动用一文"(见《金融研究》1984年第7期第25页,以下引文只注明页码。)。对此,笔者有些不同看法,特提出来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4.
信贷配给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现象,其存在严重制约了资金配置的效率.本文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重信贷配给特征出发,运用租金创造模型分析了信贷配给持续居高不下的内在诱因,并总结了其造成的社会效率损失.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当前信贷配给状况的政策建议,以提高金融中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金融脱媒,最早应该是Donald D.Hester于1969年在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and Policy一书中提出的"资金绕过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进行配置的现象"。这个解释通俗易懂,就是说在资金融通过程中银行不再扮演中介的角色,资金融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进行,在银行系统之外循环。而在国内,原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局长唐旭则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对金融脱媒进行了定义:“狭义是指在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广义的定义不仅指存款资金流向高息资产,而且指资金使用方不经过金融中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放松的金融管制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造成了银行的脱煤,使之利润下降。  相似文献   

6.
对派生存款问题的研究,是当前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实际结合较紧密的一个问题。有一种看法认为,“存贷挂钩”的资金管理办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派生存款,是信贷发放过多甚至有可能失控的主要原因。照此分析,似乎派生存款就是虚假存款,银行的存款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现在贷款已经完全放开利率管制,存款还没有放开。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虽然是一种政府决策行为,但是也不是一种“拍脑袋”行为,而是由利率市场化内在规律在起作用,过早或过晚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都不合适。本文就存款利率市场化应具备的几个经济金融条件和具体实施步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指出存款资金不再是较稀缺资源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的市场外部条件,银行经营以价值创造而不是以存款市场份额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的银行内部条件,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需求利率相接近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的技术条件,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控险兜底条件,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放开银行理财产品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第二步,逐步提高存款利率浮动幅度限制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第三步,这样可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自然过渡而不至于引起经济金融的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8.
滕春强 《济南金融》2006,(11):22-25
信贷配给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现象,其存在严重制约了资金配置的效率。本文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重信贷配给特征出发,运用租金创造模型分析了信贷配给持续居高不下的内在诱因,并总结了其造成的社会效率损失。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当前信贷配给状况的政策建议,以提高金融中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集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于一身的金融中介,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始终处于关键地位.既有文献对银行特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在KRS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研究了活期存款、贷款承诺和定期贷款这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认为金融功能的一体化是银行的本质所在,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转型的事实进行了初步实证考察,由此提出银行制度边界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小微企业信贷是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但现有研究对金融科技促进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实现过程缺乏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构建了"金融科技赋能-软信息约束-抵押要求-小微企业信贷"链式中介模型,并采用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信用环境对该模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赋能对小微企业信贷存在正向影响.(2)软信息约束与抵押要求均在金融科技赋能与小微企业信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软信息约束与抵押要求在金融科技赋能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信用环境通过弱化金融科技赋能对软信息约束的影响进而对链式中介作用起调节作用.本文结论为金融科技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提供了银行视角的理论解释,也为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科技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变的新趋势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昌 《金融论坛》2006,(4):59-63
本文使用全部私人市场资本化总量与全部私人信贷总量之比和股票市场资本化总量与存款货币银行信贷总量之比两大指标,来描述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用金融发展总水平这一指标来描述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水平。无论从对23个样本国家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还是从结合金融发展的分析来看,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变都显示出了股票市场主导的金融市场融资比重增加和银行主导的金融中介融资比重下降的趋势。其中,少数发达国家出现了由中介为主体到由市场为主体逆转的趋势,和/或者出现了由银行为主导到由股票市场为主导逆转的趋势。作者还提出了这一新趋势对我国金融结构转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全部私人市场资本化总量与全部私人信贷总量之比和股票市场资本化总量与存款货币银行信贷总量之比两大指标,来描述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用金融发展总水平这一指标来描述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水平。无论从对23个样本国家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还是从结合金融发展的分析来看,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变都显示出了股票市场主导的金融市场融资比重增加和银行主导的金融中介融资比重下降的趋势。其中,少数发达国家出现了由中介为主体到由市场为主体逆转的趋势,和/或者出现了由银行为主导到由股票市场为主导逆转的趋势。作者还提出了这一新趋势对我国金融结构转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在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最近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 ,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有效地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笔者认为 ,在这种宏观政策背景下 ,农业银行信贷工作要有新作为 ,亟需实现“三个转变”。一、从单纯借贷经营向“介入式”经营转变随着金融体现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愈演愈烈的同业竞争中 ,银行往往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业务品种、提高办事效率为主要手段吸引客户 ,主要是存款户和大项目贷款。而对中小…  相似文献   

14.
提高银行信贷服务绩效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环节,金融科技的发展则为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基于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视角构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多路径模型,并借助22个省份(自治区)561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分别在金融科技与供给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银行信任通过强化信用资本对供给绩效的影响,调节金融科技与信贷供给绩效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作用路径,为银行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提高信贷服务质效提供了新视角和新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影子银行通常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信贷融资活动。在中国,它最早出现于80年代,但到了2010年以来才迅猛发展起来。这种表外业务是以银行规避监管而谋取利润为特征的:银行向投资人(许多是银行储户)推销所谓的“理财产品”,绕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监管要求,将所得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变相地贷给融资方(经常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或者银行利用银行间信贷市场和信托公司,绕过监管部门对银行设定的存贷比要求和利率管制,通过复杂的信托受益人权利转让交易来最终实现信贷投放。鉴于影子银行是一种在传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间接金融,相对于“金融脱媒”(disintermediation)而言,金融抑制条件下出现的影子银行可以说是一种“准金融脱媒”(quasi-disintermediation)现象。  相似文献   

16.
银行作为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以及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金融企业,信用中介是其最基本的职能。而信用中介职能又是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来实现的。因此,信贷业务在银行业务活动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目前金融电子化的主要范围还集中在银行会计业务和储蓄业务上,对于在银行业务中有重要作用的信贷业务则很少涉及,最多只是一些零散的、非系统化的软件应用,这与信贷业务所处的地位和需求是很不相符的。从国外银行的实践看,计算机已渗透到银行信贷业务的各个方面,极大提高了信贷工作的质量和效益。随着国内各银行信贷业…  相似文献   

17.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金融中介是以拆分风险为前提而吸收集中风险的风险中介机构.其风险管理功能观认为借方风险的差异性与金融中介的规模优势是其能否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而“主动性”的风险管理则表明金融中介机构有能力创造借方风险差异.然而,面对转轨时期由于制度因素形成的借方风险一致性所造成的巨大单一的系统性风险,单从金融中介的技术层面上是无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的.此时,国家基于自身效用函数可利用指令性计划创造借方风险,并在更大范围内集中与拆分借方风险.但其若想从根本上构造金融中介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产权改革的前提下重构借方主体的风险差异无疑是必要条件,但这一制度变迁过程显然也是长期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产品交换和商品交易,都必须通过货币的计价和媒介才能实现。货币的运动正是产品交换和商品交易过程中物资运动的反映。国家银行是国民经济的现金、结算、信贷中心。国营经济各单位的货币资金的收付,都是通过银行转帐结算或现金存取而实现的,企业每笔货币资金的收付通过银行结算后,必然会在银行引起信贷收支(存款或放款)的变化。例如企业每收入一笔款,在银行不是增加了存款,就是归还了贷款;企业每付出一笔款,在银行不是支取了存款,就是增加了贷款。这样,企业资金的周转变化,就能通过银行的信贷变化及时地反映出来;而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变化,又是生产和流转过程中物资运  相似文献   

19.
陈斌 《甘肃金融》2008,(6):13-15
金融脱媒机理   "脱媒"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当时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这现象的理论诠释涌现许多理论,其中最具有说服力是Merton(1995)提出的金融中介功能观,核心内容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即在地域和时间跨度上变化较小;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融系统执行各项职能的效率提高,应该在功能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机构之间将是趋于互补和融合的.……  相似文献   

20.
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研究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并就银行特征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一步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有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倾向,提高银行杠杆会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效应,实行高管债权激励机制和扩张银行规模对此风险效应有抑制效果,但这种调节效应对中小银行并不明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