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1987年1月—2013年10月为研究区间,采用两种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通货膨胀及其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与其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受时间长短的影响。具体地,在中短期(11个月内),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符合Friedman-Ball假设;在长期内(12个月以上),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符合Holland假设与Friedman-Ball假设。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凯恩斯经济学的探索往往止步于其萧条经济方面,缺乏对凯恩斯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深入的探讨,致使出现对相关理论认识不清和盲目运用的现象。研究发现,凯恩斯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判断、发展研究和利弊分析,都有深刻的理论前瞻性。应辩证地分析和运用其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相似文献   

3.
《广东金融》2008,(1):56-59
今天,我将就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谈我的看法,并简单介绍联储是如何预测通货膨胀的,包括我们如何将通货膨胀预期运用到通货膨胀的预测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于货币政策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来说,通货膨胀都是个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论文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国基础通货膨胀度量指标(CUIG),可以区分趋势和噪声,可以按日计算,而且使用了可能影响通货膨胀的大量经济变量.该指标的构造方法以Forni等人2000年的动态因子模型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已经在纽约联储和瑞士央行进行了成功的运用.和CPI相比,这个指标更平滑,但也不像传统核心通胀指标那样去除了过多波动性.这个指标能紧密追踪CPI,同时能提供传统核心通胀指标不包含的额外信息.最后,预测统计检验证明这个指标在不同的样本区间对CPI的预测表现都好于传统核心通胀指标.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预测对于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通货膨胀预测机制,系统的、全面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和方法也相对匮乏,造成中央银行在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时缺乏直接依据。针对这一现状,采用LSTAR模型刻画了我国通货膨胀非线性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无限制VAR模型、LSTAR模型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模型)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加入国际原油价格指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规模变量的BVAR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并且模型的解释力较强,能够较好地预测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趋势。  相似文献   

6.
标题通货膨胀与核心通货膨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银行真正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的未来趋势变化,因此,剔出了某些短期内价格波动性较大的商品如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更适合充当央行货币决策的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测:基于ARIMA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货膨胀预测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性变量。我们在研究国外学者对通货膨胀预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90年1月到2007年11月的CPI月度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分析和短期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运用ARIMA(1,1,10)模型为我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较好的预测,如果央行能依据通货膨胀预测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避免货币政策的时滞,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测,最终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基于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的中国CPI数据,本文构建ARIMA(12,1,0)-GARCH(1,1)-M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定量测度,同时实证发现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呈现显著的动态单向的正相关关系,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定标(IT inflation targeting)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框架于1990年3月在新西兰储备银行实施后,迅速在许多国家中得到流行,并且日益成为一种货币政策的主流框架,本文通过对国外IT理论发展和我国IT理论研究的综述,剖析了IT理论的发展规律,旨在为建立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VAR模型,文章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1996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共62个季度的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观测值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增长不仅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而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衰退性;我国民众对通货膨胀具有后顾预期性。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人民币升值可以替代通货膨胀吗?如果可以,定量的替代关系如何?在综合使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后,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抑制国内价格水平的上涨,但其效果决定了升值不能成为抑制通胀的主要工具。另外,通过模型我们还揭示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国内物价的上涨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洪智武  牛霖琳 《金融研究》2021,486(12):95-113
综合国债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信息以及不同频率的宏观信息,本文构建混频无套利Nelson-Siegel利率期限结构扩展模型,在对不同期限债券进行一致性定价理论约束下,提取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期限结构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提取的通胀预期期限丰富、结果稳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通胀预期水平和变动响应主要受货币增长率、通胀率及全球食品价格变动等国内外相关宏观变量的影响,与国债收益率因子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国债收益率因子对中长期通胀预期的方差波动具有较强解释力,表明国债定价反映了未来通胀的不确定性。本文研究有助于充分利用我国宏观与金融市场信息条件,有效发现和锚定通胀预期,一方面,研究结果可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研究方法对丰富宏观金融领域的分析框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Svensson(2003)的理论建立了描述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偏差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参照Heinemann、Ullrich(2005)的研究框架,构建中国2001年1季度~2008年3季度的中央银行信息披露指数,对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影响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央行的信息披露对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预期偏差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滞后与波动.但央行信息披露工具能够比较有效地引导公众预期.  相似文献   

15.
洪智武  牛霖琳 《金融研究》2020,486(12):95-113
综合国债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信息以及不同频率的宏观信息,本文构建混频无套利Nelson-Siegel利率期限结构扩展模型,在对不同期限债券进行一致性定价理论约束下,提取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期限结构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提取的通胀预期期限丰富、结果稳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通胀预期水平和变动响应主要受货币增长率、通胀率及全球食品价格变动等国内外相关宏观变量的影响,与国债收益率因子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国债收益率因子对中长期通胀预期的方差波动具有较强解释力,表明国债定价反映了未来通胀的不确定性。本文研究有助于充分利用我国宏观与金融市场信息条件,有效发现和锚定通胀预期,一方面,研究结果可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研究方法对丰富宏观金融领域的分析框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1996年1月-2016年6月的通胀缺口、产出缺口、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等数据为基础,运用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当局的时变反应特征和调控模式。从中得出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与通胀缺口和产出间的依存关系具有门限效应,央行存在非对称偏好, “价格型”货币政策有规避产出收缩偏好,“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微弱规避通货紧缩偏好。就效果而言,“价格型”政策治理通货紧缩效果较好,而“数量型”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刺激产出增长和抑制经济过热的效果较好。由此提出“新常态”时期的三方面政策建议:一是理性看待并适应经济增速放缓和物价水平下滑,配合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二是以扩张性利率政策来诱导适度通胀,并以“数量型”货币政策为主为经济增长托底;三是加快完善利率的市场传导机制,为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发现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货币过度发行,而外部冲击则是次要原因。在外部冲击中,国际食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影响较弱。Diebold-Mariano(D-M)检验也表明包含货币供应量的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要高于其他模型,开放经济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分析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产出缺口-通胀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AS曲线),构建了产出缺口和通 胀率的SVAR模型,并将识别结果同B-Q约束条件下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探究我国近 三十多年来宏观经济系统中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对产出和通胀动态的效应。主要得出以下结 论:第一,供求冲击之间高度相关;第二,需求冲击是我国通胀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并且存在 持久稳定的效应。第三,供给冲击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第四,我国存在相对陡峭 的菲利普斯曲线(AS曲线)。第五,产出缺口与同比CPI对我国经济状况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是扭曲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产生通货膨胀社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水平、经济活动以及货币政策规则之间的关系能为货币当局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并探讨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